唐·白居易《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合:应当。这两句大意是:想来一生不会富贵。但文学创作却可以获得成就,名垂后世。这里微含怀才不遇的不满情绪。但不看重荣华富贵.而看重文学创作,其思想境界还是较高的。可用来形容自己或他人不图名利,一心从事文学创作,并决心有所成就。
唐代诗人 白居易 《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宋·朱熹《诗集传》卷一注。这两句大意是:兴这种表现手法,就是先说另一事物来引起所要吟咏的事物。这种表现手法,往往是触景生情,固事寄兴,先将此种感情寄托于所见之景物,然后触类旁通,引出所要吟咏的事物。如《诗经》首篇开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于好逑”,就是由眼前看到的相与和鸣于河洲之上的雎鸠鸟.暗中比喻笃于伉俪之情时淑女与君子。前两句为起兴,用以引出后两句所要吟咏的青年男子追求妙龄女子之情事。
南宋哲学家、教育家、诗人 朱熹 《诗集传》宋·杨万里《下横山滩头望金华山四首》其一。征行:远行。这两句大意是:关起门来寻觅句子不是作诗的方法,只要出门远行便能写出好诗。脱离生活,闭门造车,写不出好的文学作品;只有深人生活,才能获得创作的素材,引出创作的情思,从而写出好作品来。在说明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时可以化用。
南宋诗人 杨万里 《下横山滩头望金华山四首》宋·杨万里《读张文潜诗》其一。听天:听任天然。这两句大意是,(张文潜笔下的)春天红花、秋日朗月和严冬冰雪,都一如自然天成,他不用前人、古书上的陈词滥调来雕琢描绘,而依仗着现实生活触发的创作激情,自然地予以展现。张文潜即张耒,“苏门四学士”之一。他崇尚自然,反对雕琢,主张为情造文,不能为文造情,他的艺术追求是一个“真”字。杨万里的诗歌主张和张耒现实,所以他对张来的诗十分喜爱。这两句可用于说明要从生活出发,以真实的感情从事创作,不可因袭别人的陈词滥调编织自己的作品.
南宋诗人 杨万里 《读张文潜诗》宋·陆游《秋思》。并刀:古时并州出产的剪刀,以锋利著称,称为“并刀”或“并州翦”。卷:指诗卷。这两句大意是:诗情就像并州的剪刀帮样锋利,把大自然的秋色剪裁到了诗卷中来。陆游在这里以形象的比喻,说明诗人要以十分敏捷的文思,捕捉生活中充满诗情画意的题材。这与苏轼所说“作诗火急追亡逋,清景一失后难摹”是一个意思,既强调了生活是创作的基础,又指出了文思对创作的重要。
南宋爱国诗人 陆游 《秋思》宋·陆游《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天机云锦:古代传说天空中锦缎般绚丽的云霞,是天帝的孙女用巧手在织机上织出来的。这两句大意是:(诗歌反映诗人对现实生活的切身感受,有生活、有感受的作者自然会写出好诗)像神女织出来的锦绣任凭自己随意取用,剪裁时根本不需要剪刀和尺子。这是诗人陆游总结诗歌创作体会的一首诗。他用一个巧妙而美丽的比喻,形容作家有丰富的生活和高超的写作技巧,自会挥洒自如,写出浑然天成的诗文来,决非凡人刀尺所能剪裁。把干巴巴的写作理论写得如此富于文采,足见作者的艺术功力。
南宋爱国诗人 陆游 《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宋·洪迈《次韵蔡瞻明登中山》。这两句大意是:登山临水自然能得到江山的帮助,哪里是胸中有了不平才能引出诗情!韩愈在《送孟东野序》中提出了一个著名论点,认为“物不得其平则鸣”,文学作品也都是作者的不平之鸣。洪适在这里表示异议,认为大于世界自能引起诗情,不必胸有郁结才挥毫作诗。这两句强调了客观事物对激起文思的积极作用,可化用以说明深入生活对创作的重要意义。
南宋文学家 洪迈 《次韵蔡瞻明登中山》宋·戴复古《论诗十绝》其四。意匠:指作文、绘画时的精心构思。纵横:奔放,不受拘束。这两句大意是:精妙的构思出神入化,变化无穷,刚劲的笔触纵横恣肆,任意驰骋。浩瀚的文思,是写作的基础,文思浩瀚则笔力纵横,笔力纵横则表达如意,正如苏轼所说;“意之所到,则笔力曲折无不尽意”。~两句对创作时的构思和表达均有借鉴意义。
南宋诗人 戴复古 《论诗十绝》宋·戴复古《论诗十绝》其八。这两句大意是:有时会突然得到惊人的妙句,这是平时费尽心机也想不出来的。这两句虽然说的是所谓“妙手偶得“的情况,但如若平日不注意积累,胸无点墨,是断乎不会突然凭空想到惊人的佳句的。可供引用形容在诗文创作中,有时挖空心思,搜肠刮肚也想不出准确地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优美语言,而突然出其不意地得到新奇精美的词句的情况。
南宋诗人 戴复古 《论诗十绝》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盖:句首发语词,无实义。文章:指诗、文创作。经国:治国。经,经营.治理。不朽:指永不消亡.这几句大意是:文学创作是有关治理国家的伟业,是万世永不消亡的大事。曹丕强调了文章的价值,把文学提到与事功并立的地位,肯定文学要为政治服务这一功能,从而突破了两汉以来轻视文学的观点,这对魏晋以后文学的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本名句可供论述文学创作的重要意义时引用。
三国政治家 曹魏开国皇帝 曹丕 《典论·论文》清·赵翼《论诗五绝》其一。预支:预先支取。新意,指诗歌新颖的立意、语言、手法、技巧等。陈:陈旧。这两句大意是:即使能够预先借来五百年之后的新意,而到了一千年之后又会觉得陈旧了。诗文创作贵在不断求新,五百年后的人们用什么样的语言、手法进行创作,虽然难以预料,但肯定要比现在新颖。可是,一千年后的人们又会觉得这些太陈旧了,又会有更新的语言、手法出现,这两句以设想、夸张的手法,说明了诗文创作应锐意求新的道理,既富有幽默意味,又给人以启迪。可供论述文学创作应不断推陈出新。
清代文学家、史学家 赵翼 《论诗五绝》清·赵翼《论诗五绝》其二。江山:天地之间。才人,有才华的人,此指杰出的诗人。风骚:原指《诗经》和《楚辞》,此指诗坛。领风骚,统领诗坛,为诗坛之首。这两句大意是:天地间每个时代都有才华横溢的诗人出现,他们各自能统领诗坛几百年。这是个广为传诵的名句,主要强调一代有一代的文学,一代有一代的诗人,诗歌创作要有独创性,要有时代特点,每个时代也都会产生开拓一代诗风、表现时代特色的杰出诗人。现多引用说明社会在发展,事物在变化,各个时代都会有各个时代的新人新事涌现出来,应有发展的观点,不可一味厚古薄今。
清代文学家、史学家 赵翼 《论诗五绝》清·张问陶《论诗十二绝句》其三。真阅历:亲眼所见,亲身所历的生活实践。饤饾(dīngdòu订豆):也作“饤饾”,本指供陈列而不供食用的食品,后用以比喻罗列辞藻,堆砌典故.这两句大意是:生动活泼地写出自己的亲身经历、真情实感,才是好诗,比因袭古人,亦步亦趋,类似抄书的作品好得多。张问陶是乾隆进士,他继承和发展了袁枚的“性灵说”,主张诗歌应抒写性情,反对模拟。这首论诗绝句“胸中成见爆消除,一气如云自卷舒。~”不仅针砭了当时诗歌创作中寻章摘句、模拟古人、门户之见等诸多弊病,也指出了诗歌创作中普遍应该注意的问题。
清代官员、诗人 张问陶 《论诗十二绝句》清·孙洙《唐诗三百首序》。这两句大意是:只要熟读了《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的人也能吟上几句诗。这是一条流传甚广的名句。《唐诗三百首》是唐代诗歌的精华,真能领悟诗意,而且把握住各类唐诗的基本形式,也就学会吟诗了。~指出了在文学创作过程中感性经验的重要作用,号召人们熟读多记,在读与记的过程中自然会产生由知识到技能的转化作用。这是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过程,是古人实践经验的总结,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因而能成为劝学的常用名句。
清代文人 孙洙 《唐诗三百首序》清·曹雪芹《题诗》。十年:指《红楼梦》的创作时间。这两句大意是:每个字看来都是鲜血凝成,十年的辛苦真不平常。原诗为:“谩言红袖啼痕重,更有情抱恨长。~。”《红楼梦》人物之间充满悲欢离合、恩恩怨怨的复杂的感情纠葛,所以感人,不仅得益于作者构思的缜密,描写技巧的高超,更因为作者是带着深厚的感情从事创作的。正因为他在每个人物身上都倾注了自己的感情,所以才呕心沥血,“披阅十载,增删五次”,使它成为不朽的杰作。作者在这里用“不寻常”三字来概括其中的甘苦,是值得我们每个人认真寻味的。这两句可供评论曹雪芹历尽艰辛创作《红楼梦》时引用,也可用来说明其他作家从事创作的辛苦。
清代满族小说家 曹雪芹 《题<红楼梦>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