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刘希夷《代悲白头翁》。这两句大意是:年年岁岁,花的状貌依然相似;岁岁年年,人的容颜已不相同。~二句以“年年岁岁”、“岁岁年年”颠倒重复,不仅排杳回荡,音韵优美,而且强调了时光流逝的无情事实和听天由命的无奈情绪。“花相似”、“人不同”以精粹的语言,突出了花卉盛衰有时,而人生青春不再的对比,耐人寻味。此名句抒发时光流逝,岁月不再的感慨,十分恰切。
唐代诗人 刘希夷 《代悲白头翁》汉·桓宽《盐铁论·刺议》。葶(tíng亭)历:一种草本植物,种子可以入药。这两句大意是:葶历像菜一样,但味道和菜不同;宝玉和石头很相似,但它们的质地却完全不同。俗话说:“金子是闪光的,但闪光不一定都是金子”。葶历与菜、宝玉和石头都有形似之处,但又有本质的区别。这些区别,只有认真观察,详细品味,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可以此二句说明观察事物,应去伪存真,去粗取精,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否则,就会把顽石当宝玉,把葶历作菜蔬。
汉代文学家 桓宽 《盐铁论·刺议》汉·刘向《战国策·韩策三》。孪(luán栾):双生。这几句大意是:双生的孩子长得极为相似,只有他们的母亲能一眼分辨出来;利害混淆在一起的事物难以分辨,只有聪明的人才能把它们区分开来。这几句以形象的比喻,说明在日常事物中,“利”与“害”常常混杂在一起,或看似有利实则有害,或看似有害实则有利,或虽有小利却存大害,或虽有小害而终获大利,令人分辨不清。唯有智者能够去伪存真,去粗存精,顾此及彼,由表及里,看到问题的实质,不为斤斤小利所诱惑,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以这几句说明利害常常杂糅在一起,必须认真调查,审时度势,才能得出正确结论,才配称之为智者。
西汉经学家,文学家 刘向 《战国策·韩策三》晋·王羲之《题卫夫人》。算子·算盘子。这几句大意是:(创作书法)如果平直相似,样子像算盘子,上下方方整整,前后平齐划一,便称不得节法艺术,只不过是得到一些字的点画罢了。书法是一门艺术。书法的形态结构与人的生理、心理结构有一种“同形同构”的关系。一点失当,一画败笔,都会破坏整体的艺术美,如明人陶宗仪形象比喻的那样:“一点失所,若美女之眇一目;一画失所,如壮士之折一肱”。所以王羲之强调书法家进行创作前,要“先乾所墨,凝神静思,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令筋脉相似,意在笔前,然后做字。”若呆板无变,整齐划一,千字同面,状如算子,了无生气与性灵,便称不得书法,不过是排列整齐的一行行点点、画画罢了。~不愧为书圣的经验之谈,学书者当以之为戒。
东晋书法家 王羲之 《题卫夫人<笔阵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