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冯梦龙《新列国志》。这两句大意是:如果军队有回家的愿望,一定没有斗志了。军有归心,人心思退,谁又肯拼命向前?军有归心,人心思亲,谁又肯舍命拼杀?可见军有归心,必无斗志;军无斗志,该胜的仗也可能打败。此二句强调军心士气的重要性。
明代文学家、戏曲家 冯梦龙 《新列国志》见宋·苏轼《思堂记》。这两句大意是:作战前想侥幸苟活,在战争中必然不能竭尽全力。战争是非常残酷的,死人是经常发生的。临战时若有私心,希望自己能侥幸苟活,那么,在作战时就会畏首畏尾,不敢冲锋陷阵;而战士作战不力,就可能导致全军灭亡。此二句说明临战时士气的重要。
北宋文学家 苏轼 《思堂记》见宋·苏洵《心术》。这几句大意是:来作战时要使士兵有条件积蓄财物,即将作战时要爱护士兵的体力,打起仗来要鼓舞士气,胜利之后要在士兵中树立追求新胜利的心志。苏洵在这里讲的是要研究和掌握将士的心理,即所谓“养心“之术。未战时,给他们创造和平的环境,使其安心生产,积蓄财物;即将作战时,给他们丰厚的犒劳劳奖赏,养精蓄锐,养护体力;打起仗来,无论小胜还是小败,都要鼓舞他们保持旺盛的士气;获胜之后,不能使他们自满自足,而要培养他们立新功的心愿。只有这样才能保持高昂的士气和战斗力,作到百战不殆。
北宋散文家 苏洵 《心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