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名言
1.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见司马迁《史记·张仪列传》。铄(shuò朔)金:熔化金属。积毁:毁谤积聚得多了。销骨:烧掉骨头,指把人毁灭。进两句大意是:众口一词,能把金石熔化;多次诽谤,能把人才毁灭。物体之坚,以金石为最,而众口一词,能使金石熔化,可见舆论力量的巨大。恶毒的毁谤,开始人们可能还不会相信,但重复的次数多了,便会蛊惑人心,即使再正直的人也会失去人们的信任,压上沉重的精神负担,不是自行垮掉.就是祸害加身而被毁灭,可见毁谤之恶毒。这两句为了说明舆论力量之大。以“铄金”﹑“销骨世行夸张,为了说明。积毁销骨”之义,又以“众口铄金”作比兴,使道理浅显而易明。这些方法都值得学习,也可以直接用这两句说明毁谤为害之烈。
西汉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 司马迁 《史记·张仪列传》
2.众口铄金,三人成虎。
春秋·邓析子《邓析子·转辞》。众口:许多人的言论。铄(shuò硕〕:熔化。三人成虎:三个人谎称市上有虎,旁人就会相信,这两句大意是:众口一词,连金属也会被熔化;三个人谎称市上有虎,旁人就会信以为真。舆论的力量是很大的,只要众口一词,就会汇聚成为一般巨大的力量,即使是假话也会让人信以为真。这两句通过两个比喻,形象准确地说出了舆论力量的强大。可以学习这种连比的手法,也可以用这两句形容舆论的巨大力量,但后人更多的是用来比喻众口一词,足以混淆是非,以假乱真。
春秋思想家 邓析子 《邓析子·转辞》
3.借助偏见的舆论,通常有最强暴的支持。 杰弗利
4.舆论很清楚它的敌人是思想,但它从来不正面与思想交锋。当代哲学家、学者、作家 周国平
5.儿童集体里的舆论力量,完全是一种物质的实际可以感触到的教育力量。前苏联教育家,作家 马卡连柯
6.对许多人来说,上帝只不过是供他们起诉的法院而已;他们用它来抗拒舆论对他们的过失的遣责。美国哲学家和心理学家 威·詹姆斯
7.他出卖了他的才能,做下文丐的工作,跟文学制造家合力生产,帮助造成舆论,变成了一个新闻界的妓女。奥地利作家 茨威格
8.与其说“衣服是习惯”还不如说“习惯是衣服”。(卫道士、土地、舆论、思想、传说等一切都在给人穿衣服。)。 亚兰
9.她忘记了,或者不懂得,这种诽谤的毒液只要有一滴进入舆论的血液循环,就能像传染病毒似地繁殖起来,即使最高明的医生也对之无可奈何。奥地利作家 茨威格
10.这不是学术争论,而是学术造假的问题。在中国现在的情况下,学术造假的问题学术界内部未必能解决,往往是解决不了,所以才要有舆论监督。本名方是民,记者,科普作家,反伪打假人士 方舟子
11.舆论虽有令人生畏的力量,但它是由一群无知的自鸣得意的傻瓜营造出来的。我认识几百个记者,其中大多数的个人见解并不值钱,但当他们报纸上说话时,那就成了报纸的意见,于是,他们的话也就成了震憾社会的雷鸣般的预言。美国作家 马克·吐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