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来拖佛脚,闲时不烧香。

—— 元末明初文学家 施耐庵 《水浒传》

名言解释: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十七回。

抱佛脚:求佛救助、保佑。这两句大意是:闲暇无事时不给佛烧香供奉,到事情急了才击求佛救助。

这两句比喻平日不积极努力作好准备,事到临头才仓促设法应付。俗云“没有远虑,必有近忧”,对事情在平日就要预作准备,临事才能应付自如。事到临头才慌忙设法,就来不及了。也作“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或单作“临时抱佛脚”、“急时抱佛脚”。可用来比喻平时不准备,临事才设法;也可比喻平日不努力,临事才学习;还可比喻平时不与交往.临事才向人求助。

更多 施耐庵经典语句

1.单丝不成线。

明·施耐庵《水浒》第一百〇八回。本句大意是:单股的丝缕不能制成线。此句比喻个体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即一个人的力量不如集体的力量。可用于说明团结一致,同心同德,才能办好事情的道理。

《水浒传》
2.自差偏自是。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七十三回。本句大意是:自己有了差错,还自以为是正确的。这句话表现了某些人的一种心理素质:刚愎自用,固执己见。多用于评论不虚心接受别人意见的现象,也可用于自悔自悟。

《水浒传》
3.有眼不识泰山。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泰山:山名。古时候的人以泰山为高山的代表,常用来比喻受敬仰的人或重大的,有价值的事物。本句大意是长着眼睛竟然不认识泰山。此句比喻认不出地位高或本领大的人,多用来说自己眼力差,也用来说别人没有眼力,认不出有名望的人。

《水浒传》
4.敢怒而不敢言。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回。本句大意是:胸中有怒气,但是不敢公开发泄或表露出来。“敢怒”,说明了有人格、有血性和不甘逆来顾受;而“不敢言”,则说明其受到某种势力或某种环境的严重压抑。这是一种强压怒火,忍气吞声的心态和情状。可用以表现受压抑状态下的言谈和举止。

《水浒传》
5.有钱可以通神。

见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回。通:相通,通连。本句大意是:钱能使人与神仙相通。在阶级社会里,人们利用商品交换来互通有无,而钱具有商品交换和商品贮存的职能。人们离不开钱,许多人爱钱如命,也有许多人用钱来进行不正当的甚而肮脏的交易。人们就用“~”来比喻只要有钱,什么都能办到,也有说“有钱能使鬼推磨”的,与此意同,均属贬义,可用以进行疯喻。

《水浒传》

更多 关于佛的经典语句

1.弥陀佛呀无量佛。评书表演艺术大师 单田芳
2.不看僧面看佛面。

比喻请看第三者的情面帮助或宽恕某一个人。形容宽容某人或某事。近义词为:不看金面看佛面。

明代小说家 吴承恩 《西游记》
3.扬下屠刀,立地成佛。

宋·普济《五灯会元》。扬(yáng扬):抛弃,丢下。这两句大意是:只要放下屠刀,立刻就能变成佛。《五灯会元》是一部宣扬佛教教义的书,~两句劝人改恶从善,比喻恶人只要决心悔改.就会立刻变成好人。后常引作“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一般来说,要使恶人“~”是很困难的,我们不能对手持凶器的作恶者抱太多的幻想。但在特定情况下(如进行政策攻心)也可引用,至于对方是否真能“放下屠刀”,是要认认真真加以考察的。

宋代诗人 普济 《五灯会元》
4.水涨船高,泥多佛大。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又见宋·普济《五灯会元》。这两句大意是:水位上涨,船也就跟着上浮;泥土多了,塑造出的佛像自然就大。可用以说明情况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事物跟着它所凭借的基础的提高而提高。“水涨船高”已成日常熟语,使用率很高。

北宋禅师 释道原 《景德传灯录》
5.戒杀念佛兼放生,决到西方上品会。
老办法 Copyright (C) 2009-2012 www.laobanf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201398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