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经典语录

陶渊明简介: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

陶渊明经典语录

1.不为五斗米折腰。

《晋书·陶潜传》五斗米:晋代县令的俸禄,后指微薄的俸禄;折腰:弯腰行礼,指屈身于人。比喻为人清高,有骨气,不为利禄所动。

《晋书·陶潜传》
2.福不虚至,祸不易来。

晋·陶渊明《命子》福和祸都不是无缘无故地来临的。

《命子》
3.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发,指老人。人年老后,头发变白再变黄。垂髫(tiáo条):指儿童。古代孩子头发下垂称,“髫”,长大后就把头发束起来。这两句大意是:无论是老人还是孩子,都生活得高高兴兴,快快活活。桃花源是陶渊明幻想中的乌托邦,那里与世隔绝,“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男女老少都生活得“怡然自乐”。这里的“黄发垂髫”,实际上指代“人人”。现在可化用以形容社会主义条件下农村的富足景象及人们的愉悦神态。

《桃花源记》
4.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岭。

晋·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其二。沦:沉没。西阿(ē婀):阿,大陵;西阿,即西山。素月:白色的皎月。这两句大意是:白日没入了西山,明月从东岭升起。这两句诗语言清新质朴,描绘出日月交替的自然景观。“白日”与“素月”、“沦”与“出”、“西阿”与“东岭”相对成文,自然妥贴。这是陶诗中倍受人们欣赏的名句,可用来描绘黄昏前后红日西沉,皓月东升的景色。

《杂诗十二首》
5.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

晋·陶渊明《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这两句大意是:家境贫寒之至,以至于夏天终日饥饿,冬夜没有被褥御寒。此诗状写陶渊明归隐后期的尴尬境遇。诗的中八句写道:“炎火屡焚如,螟蜮悠中田。风雨纵横至,收敛不盈廛。~。造夕思鸡鸣,及晨愿乌迁。”此名句以赋的手法,直言饥寒交迫生活的凄楚难耐,如泣如诉,真切感人,常被人用来表现旧社会劳动人民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苦难生活。

《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
6.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

晋·陶渊明《咏荆轲》。这两句大意是:头发直竖撑起顶戴的高冠,英雄气概使系冠的带子为之飘动。战国末年,秦国空前强大。燕太子丹为了报秦国欺辱之仇,招来荆轲等壮士行刺王政。荆轲出发前,燕太子丹在易水设宴送行,荆轲~,引吭高歌,大家流涕合唱,场面十分悲壮。此名句在写法上借鉴《史记》“怒发上冲冠”等名句的表现手法,运用夸张的形式,正面描写人物盛怒而又激动不已的英雄形象。“指”,“冲”二字带有很强的动感,使形象生动传神,如在目前。

《咏荆轲》
7.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晋·陶渊明《饮洒二十首》其七。裛(yì)露:沾带露水。裛,通“浥”,沾湿。掇(duō多):选摘。英:花。这两句大意是:秋菊的颜色清丽可爱,把那沾带露水的花瓣选摘下来。菊花是花中“四君子”之一,它“避桃李之娇艳,绝松柏之坚心”,具有不同凡俗的品格,历来为隐人逸士所喜爱。陶渊明最爱菊花,他“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现了厌恶尘俗,性爱自然的雅趣。菊花在古代诗词中占有重要位置,是秋花的代表,傲寒的象征,不少篇什中都写到了它。这两句既写了秋菊的“佳色”,也写了作者喜爱菊花的心情。

《饮洒二十首》
8.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晋·陶渊明《饮酒二十首》其五。气:气象,景象。日夕:傍晚。相与还:结伴归巢。这两句大意是:山中傍晚的景色很美,一群一群飞鸟都结伴归巢了。诗是陶渊明辞官归隐后的作品,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污浊的官场生活的厌恶和对美好的田园生活的喜爱。傍晚山间幽静的景色,结伴归巢的飞鸟,都与诗人辞官归田的欣然之情达到了和谐的统一。情与境会,真淳自然。可以用来描写山间幽静的环境和表现作者恬淡的心境。

《饮酒二十首》
9.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晋·陶渊明《饮酒二十首》其五这两句大意是:在东篱下采摘秋菊,悠悠然见到南山。该条上句写动作所触,旷远静谧之情于清幽雅趣中表现;下句写视觉所见,“悠然”二字用语极工,神情毕现,写出了诗人有心无心之间若有所见若有所悟的淡泊宁静的心情,达到超然物外,飘飘欲仙的艺术境界。意境平淡疏放,诗意含蓄蕴藉,理趣盎然。这种用写意笔准表现物态情状的艺术技巧,抒写心境时可以借鉴。

《饮酒二十首》
10.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晋·陶渊明《饮酒二十首》其四。啸傲:傲然歌啸。轩:有窗的长廊。得此生:求得人生真意。这两句大意是:面临东轩的秋菊落英傲然歌啸,姑且以此求得此生真意。诗人因厌恶仕途而归隐园田,此条写出诗人清高矿达的情怀,上句写形,下句写意。“啸傲东轩”一语,仪态怏然,神形兼备,勾勒出一个隐逸山水,傲然自得的诗人形象。古人对此诗评价甚高,说其“通篇寓意高远……洗尽古今尘俗气”(李公焕《笺注陶渊明集》隐定斋语)。

《饮酒二十首》
11.奇文共欣赞,疑义相与析。

晋·陶渊明《移居二首》其一。奇文:新奇、精美的诗文。疑义:指诗文中的疑难之处或见解分歧的地方。相与:互相。这两句大意是:得到新奇、精美的诗文,便与朋友、邻居们共同欣赏,遇有疑难问题或意见分岐,就互相分析、讨论。原诗是表现作者归隐田园后的闲适自得生活的,这两句写自已日常与朋友谈诗论文的欢乐。可供说明阅读文学作品时应经常与别人交流看法,以加深理解,提高鉴赏能力。也可只引前一句反用其义,以“奇文”指代那些奇谈怪论,讽刺某些人经常散布一些破格之谈;以“共欣赏”指让大家共同见识,分析批判。

《移居二首》
12.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晋·陶渊明《移居二首》其二。这两向大意是:春秋之季,丽日和风,明媚澄碧,佳日自多,登临高山之巅,吟诗浩歌,使人适意畅怀,乐而忘返。此条“直是口头语,乃为绝妙词。极平淡,极色泽”(蒋薰评《陶渊明诗集》)。“登高”、“赋诗”,虽不正写诗人肖像,但一个迎风长啸、引吭高歌、欢乐自若的诗人形象惟妙惟肖,如站目前。这种善于捕捉人物神态的写法今天仍可借鉴。可引用以抒写登临时的喜悦之情。

《移居二首》
13.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晋·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迢迢(tiáo条):漫长。亭亭:高远的样子。这两句大意是:在漫漫的早秋之夜,高高的明月将圆未圆。这两句适合于描写清秋月夜之景。

《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14.鼓腹无所思.朝起暮归眠。

晋·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鼓腹:凸起肚子。这两句大意是:吃饱了饭,凸起肚子,无所思虑,黎明起床,日落归眠。据此诗前半部可知,此句描写的是上古理想社会的生活方式:“仰想东户时,余粮宿中田。~。”在传说中的东户季子时代,民风淳朴,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余粮堆田头,道路不抬遗。一切适于本性,超然物外,无所用心,这是陶渊明所追求的一种理想境界。此名句采用赋的手法去表现淳朴的远古民风,淡泊而传神,自然而疏朗。

《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15.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晋·陶渊明《桃花源诗》。靡王税:没有君王租税的负担。这两句大意是:春天养蚕缫出长长的蚕丝,秋天收获没有交纳租税的负担。陶渊明在《桃花源记并诗》中描绘了一个没有阶级剥削、没有国家政权、没有战乱和徭役、人人和睦相处的理想社会,借此抒写情怀,寄托自己美好的情趣,.并以此为参照物对当时的黑暗现实给予批判和否定。这种幻想的理想国在封建社会里永远不会实现,但它反映了农民美好善良的愿望。陶渊明的空想,比思格斯、列宁曾经充分肯定过的圣西门、傅立叶提出的空想学说要早一千四百年,其进步意义难道不应给以充分肯定吗?

《桃花源诗》
老办法 Copyright (C) 2009-2012 www.laobanf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201398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