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朓经典语录

谢朓简介:南朝齐诗人

谢朓经典语录

1.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

南朝·齐·谢朓《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之:到。天际:天边。归舟:指驶向京都的船。江树:指京都方向江岸的树影。这两句大意是:离开京城,越行越远,从天边云中回首远眺,看到的是回京的船只和江岸的树影。通过对这种开阔而迷茫的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京邑的依恋之情。可用于抒写旅愁。

《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
2.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

南朝·齐·谢朓《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未央:未尽。这两句大意是:滔滔长江,滚滚东流,一泻千里,日夜不息,羁旅之人的思情愁绪,犹如长江水,绵绵无绝期。此名句写思乡。上句以“流日夜”起兴,写出长江浩茫之势,引出下一句“悲未央”,使二者交融为一,表现诗人落拓之情。这两句景语中见情致,情语中现景色,思乡惆怅之情在滔滔茫茫的动势中流出,意境苍茫浑厚,诗风流丽清新,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这种寓情于景的写法可为今天写作时借鉴。

《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
3.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

南朝·齐·谢朓《游东田》。这两句大意是:鱼儿在荷塘里嬉戏,触及亭亭新荷微微颤动;鸟儿从花枝上散去,抖动枝上残花纷纷落下。鱼在水中戏。荷在水上动,水面还泛起轻轻的涟漪;鸟往天上飞,花往地下落,花香四溢,整个画面都含着动意。描写暮春美景可以借鉴。

《游东田》
4.叶低知露密,崖断识云重。

南朝·齐·谢朓《移病还园示亲属》。这两句大意是:见绿叶低垂知是夜露密集所致,望山崖遮断知是浓云积聚形成。写露、写云,却从叶低、崖断写起,写作上叫烘托手法。写云起露生的景象,可参考此诗句的构思方法。

《移病还园示亲属》
5.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南朝·齐·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喧鸟:鸣声喧闹的鸟群。覆:遮盖,这里是落满意。洲:水中的小块陆地。杂英:杂花。芳甸:芳香的郊野。这两句大意是:喧闹的鸟群,落满了春意盎然的小洲;五颜六色的鲜花,开遍了散发着芬芳气息的郊野。诗人以明快的语言,从动与静、声与色几个方面表现江郊充满蓬勃生机的旖旎春光,成为千古流传的名句。这两句不仅可以直接引用,描写渚边江畔绚丽的春色,而且可以帮助我们开阔思路,在写作时注意从不同角度多层次、多色彩地描绘特定景物。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6.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南朝·齐·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绮:有花纹的丝织品。澄江:清澈的江水。练:白色的熟绢。这两句大意是:傍晚的彩霞,散开来成了美丽的绮罗;清澈的江水,静静地就像雪白的丝绢。这两句诗色调明丽,比喻新奇,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把夕阳西下时江天之间的秀色佳气描绘得极为生动。后来,李白在《金陵城西楼月下吟》中赞叹道:“月下沈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解道‘澄江静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谢朓字玄晖)。”此名句可用来描写春江傍晚景色。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7.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

南朝·齐·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京邑:京城。丽:作动词用,指日光照耀京都建筑,使之色彩绚烂。飞甍(méng萌):形容屋脊两檐如飞翼。甍,屋脊。参差(cēncī):上下不齐的样子。这两句大意是:日光照耀着京城的建筑,光彩夺目,屋脊两檐如飞鸟一样,参差错落。本诗写作者离开京城后,傍晚登上三山回望京城时所见到的景象。在诗人的眼中,南京城披上了晚霞,大大小小的楼台宫殿栉比鳞次,参差不齐,色彩绚丽,耀眼夺目。那一个个飞檐挑角,犹如巨鸟张开双翼,展翅欲飞,使人眼花缭乱,浮想联翩。在描写登高远望,俯览城市或宫殿建筑时,均可化用此条。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8.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

南朝·齐·谢朓《随王鼓吹曲·入朝曲》。江:长江。佳丽地:指土壤肥沃、景物美好。金陵:今江苏南京古称金陵。三国时东吴及南朝刘宋、萧齐均建都于此,相传此地有“帝王之气”。这两句大意是:江南是土地肥沃、景物美好的地方,金陵是历代王朝建都的名城。诗句盛赞江南景色的秀美佳丽、地灵人杰,歌颂金陵自古为都城之地,极言其物阜人和,一派升平的气象。原诗是作者为歌赞盛世而作。可用来描写江南地富景丽、秀美迷人的景色和南京古城的繁荣富足、久负盛名,也可用来赞颂太平盛世。

《随王鼓吹曲·入朝曲》
9.日华川上动,风光草际浮。

南朝·齐·谢朓《和徐都曹出新亭渚》。日华:太阳的光影。风光:“光风”的倒文,指雨后草叶清洁,日光照射如有光泽。这两句大意是:日光在江面上闪动,微风吹来,草上也浮动着它的光泽。诗句描绘出一幅雨后江渚阳光闪耀,草清气爽的迷人景色。一“动”一“浮”,相互辉映,使江渚仿佛成了光的世界。这两句可用来描写江河岸渚雨后的秀丽风光。

《和徐都曹出新亭渚》
老办法 Copyright (C) 2009-2012 www.laobanf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201398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