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张蕴古《大宝箴》设立皇帝是治理天下的,不是让天下人穷尽物力来供养皇帝的享受的。
唐代官员 张蕴古 《大宝箴》宋·苏辙《上皇帝书》。这两句大意是:如果法律只行施于平民百姓,而屈服于达官权贵,天下人将不服气。韩非认为:真正实行法治,应“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有度》)。只有这样,才能够得到人民的拥护,使有才能之士脱颍而出,使奸佞不法之徒丧魂落魂。但若刑法只施于平民百姓,对达官贵族是刑不上大夫,那谁能为之服气?歪风邪气又怎能得到涤荡?长此以往,天下得不到治理,反而会生出激变来。可以此二句说明执法必须平等,否择人心不服。
北宋文学家 苏辙 《上皇帝书》清·曾国藩《致吴竹书》。著眼:着眼。这两句大意是:天下之事应从大事上着眼,从小事上着手办理。作者以一个政治家的眼光看待整体和局部的关系。从大处着眼,才能有全局观点,才不至于在大是大非上糊涂,不至于犯战略上的错误。从小处着手,才能扎扎实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才能把每一个具体的工作做好,积小胜为大胜,最终取得全部胜利。以此劝勉人既要有全局观点,又能作具体工作。不致沦为空谈家,十分恰切。
清朝军事家、政治家 曾国藩 《致吴竹书》清·申居郧《西岩赘语》只要经常自我反省,严格要求自己,天下什么事情都可以解决。
清代教育家 申居郧 《西岩赘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