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的名言

31.法者,天下之仪也。所以决疑而明是非也,百姓所具命也。春秋时期政治家,史称管子 管仲
32.平民百姓很少根据事实,却往往根据谣言来判定事物的价值。古罗马政治家 西塞罗
33.与其得罪于能陟我能黜我之君王,不如忍怨于无若我何之百姓。明代作家 江盈科
34.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元·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这几句大意是:经过秦汉故地,看到昔日的万间宫殿如今都化成了尘土,止不住内心伤悲。古今多少兴亡事,不论那个朝代兴也好,亡也好,都是老百姓受苦。元文宗天历二年(公元1329年),作者被征为陕西台中丞,治旱救灾。作为一个正直的官吏,他对人民的苦难深为同情,在行经秦汉故地时写下了这首著名的作品。作者由眼前所见联想到历代王朝的变迁,看到了统治者与人民群众之间利益的截然对立,得出了“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结论,对人民的苦难,表示十分的沉痛。曲句由抒情到议论,极其自然,思想纵贯古今,概括性极强。作者善于从一点生发开去,进行广阔的联想,作出极富概括性的高屋建瓴的结论,这些都是应该学习的。

元代散曲家 张养浩 《山坡羊·潼关怀古》
35.夫民,国之基也。五仞之墙,所以不毁,基厚也;所以毁,基薄也。

宋·宋祁《杂税》。:发语词。仞:古时以八尺或七尺为一仞。这几句大意是:人民,是国家的基础。五仞高的墙,之所以不倒塌,是因为基础厚实;之所以倒塌,是因为基础单薄。几句以高墙喻国家,以墙基喻人民。说明国家与人民的相互关系:高墙之倒塌与否与墙基之厚薄有关,国家之巩固与否与人民之安定与否有关。那么,要使国家富强,首先要使人民富庶安定。可用于说明国家与人民相依存的道理,说明国富与民富的辩证关系。

北宋文学家 宋祁 《杂税》
36.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春秋·孔子《论语》用政令来治理百姓,用刑法来整顿他们,老百姓只求能免于犯罪受惩罚,却没有廉耻之心;用道德引导百姓,用礼制去同化他们,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有归服之心。

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 《论语》
37.深奥的心理学学说,应该低下晦涩的头,以大众能够听得懂用得上的方式,进入寻常百姓家。中国当代女作家 毕淑敏
38.现在,周边一些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比我们快,如果我们不发展或发展得太慢,老百姓一比较就有问题了。 邓小平
39.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警句》 《警句》
40.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牺牲既成,粢盛既洁,祭祖以时,然而早干水溢,则变置社稷。

【译文】百姓最为重要,代表国家的土神谷神其次,国君为轻。所以,得到民心的做天子,得到天子欢心的做国君,得到国君欢心的做大夫。国君危害到土神谷神——国家,就改立国君。祭品丰盛,祭品洁净,祭扫按时举行,但仍然遭受旱灾水灾,那就改立土神谷神。【注释】社稷;社,土神。稷:谷神。古代帝王或诸侯建国时,都要立坛祭祀“社”、“稷”,所以,“社稷”又作为国家的代称。丘:众。牺牲:供祭祀用的牛、羊、猪等祭品。粢(zi):稷,粟米。粢盛既洁的意思是说,盛在祭器内的祭品已洁净了。

孟轲,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 孟子 《孟子·尽心下》
41.我现在才懂得,年青人总是偏好推崇历史上出类拔萃的英雄,而忽视平民百姓在历史进程中的推动作用。多少世纪以来,人民的作用被遗忘了,他们不可磨灭的丰功伟绩被歪曲了。美国第34任总统 艾森豪威尔
42.衣食者,民之本也,民者,国之本也。民恃衣食,犹鱼之须水,国之恃民,如人之倚足。鱼无水,则不可以生;人失足,必不可以步;国失民,亦不可以治;先王知其如此,而给民衣食。北齐文学家 刘昼 《刘子新论·贵农》
43.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方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所以取天下者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所以为我擒也。汉朝开国皇帝 刘邦
44.孟子曰:“有人曰,‘我善为陈,我善为战。’大罪也。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南面而征,北狄怨; 东面而征,西夷怨,曰:‘奚为后我?’武王之伐殷也,革车三百两,虎贲三千人。王曰:‘无畏!宁尔也, 非敌百姓也。’若崩厥角稽首。征之为言正也,各欲正己也,焉用战?”

孟子说:“有人说,‘我善于布阵,我善于打仗。’这是大罪恶。国君爱好仁,就会天下无敌。(商汤)征伐南方,北方的民族就埋怨;征伐东方,西方的民族就埋怨。埋怨说:‘为什么把我们放在后边?’武王讨伐殷商,有战车三百辆、勇士三千人。武王(向殷商的百姓)说:‘不要害怕,(我们是来)安抚你们的,不是来同百姓为敌的。’(殷商的百姓都跪倒叩头,)额角碰地的声音,像山岩崩塌一般。‘征’就是‘正’的意思。如果各国都有端正自己的打算,哪还用得着打仗?”[注释]陈:同“阵”。

孟轲,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 孟子 《孟子·尽心下》
45.小徒弟问我,师父啊怎么样才能做到平等待人。我告诉他,你回头看看我身后这扇门,它不是官衙,不是豪门,不是凯旋门,也不是败家门,它是千千年来的百姓门,它不是没有名字,它有名字,它叫做柴门,如果谁飞蝗腾达了,忘记了这扇门,请他抬头看看天,多大的一只眼睛在盯着看呢。这也是我们永远的家门。河北省佛教协会副会长,沧州市佛教协会会长。 延参法师
老办法 Copyright (C) 2009-2012 www.laobanf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201398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