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非的名言

31.仁义在身而色不伐,思虞通明而辞不专。

春秋·孔子《孔子家语·五仪解》一个人若有仁义之心,就不会自我夸耀;考虑问题若能明辨是非,通达事理,说起话来就不会自以为是。

三国魏儒家学者 王肃 《孔子家语·五仪解》
32.息事宁人的谎言,胜过搬弄是非的真话。波斯诗人 萨迪
33.两刃相割,利钝乃知;二论相订,是非乃见。

汉·王充《论衡·案书篇》。相割:相砍,相削。订:订正,交锋。这几句大意是:用两把刀子割东西,就知道哪一把锋利,哪一把不锋利;两种不同的观点经过交锋,是非曲直自然显现。这几句讲出这样一个深刻道理,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事物都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经过比较,通过考察才知哪把刀子锋利,哪把刀子不锋利,单凭主观的猜测是难以得出正确结论的。同样,对立的观点,只有经过辩论交锋,才能得出孰是孰非的结论。若只允许一方发言,不允许另一方辩护,或论辩双方在不平等的地位上论争,都达不到交锋的目的。因此,~几句可借以说明真理越辩越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东汉哲学家 王充 《论衡·案书篇》
34.欲审曲直,莫如引绳,欲审是非,莫如引名。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深察名号》审,判断也。引,引用,使用也。要想判断弯和直,最好用绳子来衡量;要判断是非,就要按照圣人对事物的定义称谓来判断。(因为圣人对事物的定义反映了真相)

西汉哲学家 董仲舒 《春秋繁露·深察名号》
35.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法国作家 雨果
36.礼所以决嫌疑、定犹豫、别同异、明是非者也。

唐·吴兢《贞观政要》礼,是用来确定亲疏的标准,判断疑惑不解的问题,分辨事物的同异,明确事理的是非的。

唐代史学家 吴兢 《贞观政要》
37.一切利己的生活,都是非理性的、动物的生活。俄国作家 列夫·托尔斯泰 《最后的日记》
38.目失镜,则无以正须眉;身失道,则无以知迷惑。

战国·韩非《韩非子·观行》。须眉:胡须和眉毛,指面容。道:政治原则,理论体系。进惑:指是非。这几句大意是:眼睛失去了镜子,就无法修面剃须;立身失去了政治原则,就无法辨清是非曲直。~以目失镜就无法刮脸剃须为喻,说明身失道就不辨是非的道理,强调了立身行道的重要意义。

战国末期哲学家 韩非 《韩非子·观行》
39.女人能成为女人价值,不在于是处女还是非处女。日本女演员 山口百惠
40.辞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是非之经,不可不分。

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慎行论·察传》言辞有很多似是而非,似非而是的。是非的界线,不可不分辩清楚。

战国末期商人,政治家 吕不韦 《吕氏春秋·慎行论·察传》
41.你能想你所想的,说你所想的时代是非常幸福的时代。古代罗马历史学家 塔西佗
42.将无法实现之事付诸实现正是非凡毅力的真正的标志。奥地利作家 茨威格
43.宁肯孑然而自豪地独守信念,也莫不辨是非地随波逐流。 查·丘吉尔
44.萧翁说明辨是非难,是因为这些是非都在伦理的领域之内。中国当代作家 王小波
45.青春期最容易表现出喜怒衰乐的感情,而且是非常强烈的。阿塞拜疆波斯学者 尼扎米
热门名言

1.欣赏的名言

2.心情的名言

3.儿童的名言

4.幻想的名言

5.友情的名言

6.进步的名言

热门经典语录

1.袁枚的经典语录

2.方孝孺的经典语录

3.维吉尔的经典语录

4.刘义庆的经典语录

5.王尔德的经典语录

6.宫崎骏的经典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