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名言

16.草鞋没号,野鸡没名。评书表演艺术大师 单田芳
17.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明代文学家、戏曲家 冯梦龙
18.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五代·前蜀·牛希济《生查子》[春山烟欲收]。这两句大意是:每想起你那绿色的罗裙,就会对所到之处的芳草产生爱怜之情,每当看到芳草的时候,就会想起你那绿色的罗裙。这是一首写别情的词。两句是写游子临别时对心上人说的话。“爱屋及乌”,因所爱的人而引起联想的事物,这是爱得极深时产生的一种特殊心态,作者捕捉住这一心态,匠心独运地写出了~的名句,含蓄蕴藉地表达了对所爱之人诚挚难忘的感情。深切的体验,巧妙的构思,自然的造句,含蓄的表情,都值得学习写作者借鉴。

五代词人 牛希济 《生查子》
19.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元·白朴《天净沙》[孤树落日]。这两句大意是:秋季到来,秋色明丽,山水为白草、红叶、黄花点染,别呈一番姿色。白朴的散曲,如诗如画,摹写长于着色,句法长于依次罗列,此条即由五个名词依次排列而成。这种表现手法,不落俗套,既扩大了句子的容量,又使所状之物一一呈现眼前,符合文学作品形象思维的特点。另外,此条十字,却出现青、绿、白、红、黄五种颜色,可谓重彩浓抹,色调鲜明。此名句表现的图画感极强的特色,特别值得写作诗歌和抒情散文的同志学习。

元代曲作家 白朴 《天净沙》
20.苍苍芳草色,含露对青春。

唐·张友正《春草凝露》。苍苍:深青色。青春:春天。这两句大意是:颜色深青的芳草无边无际,草叶含着露水珠儿,丛立在春天的原野上。春草苍苍,在明媚的春光中含露而立,画面清新。可用来描写春草。

唐代诗人 张友正 《春草凝露》
21.朝餐是草根,暮食仍木皮。

唐·元结《舂陵行》。这两句大意是:每天只能以草根、树皮充饥。安史叛乱平定后,唐代社会仍是兵戈不息,战乱频仍。作者任道州(冶所在今湖南省道县)刺史时作《舂陵行》诗,其中这两句反映了道州境内民不聊生的情形。可用来描写旧社会极端贫困的劳动人民的生活处境。

唐代文学家 元结 《舂陵行》
22.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

唐·韦应物《幽居》。这两句大意是:夜里细雨曾经来过,春草想必也在不知不觉中生长出来了。这两句写作者对夜来细微春雨的喜爱,和对春草在微雨滋润下生长的欣慰。微雨细无声,况且又是在夜间下雨,诗人并未亲见,只是早晨才发现“微雨夜来过”,于是产生了春草滋生的联想,因为也未亲见,故云“不知春草生’。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对世事无牵无挂因而彻夜安眠的幽居生活,表达了他幽居中平静闲适的情怀,可谓情景交融。可用于写初春细雨的景致和表达平静的心境。

唐代诗人 韦应物 《幽居》
23.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唐·王维《秋夜独坐》。这两句大意是:山果被深秋的寒雨摧落,草虫也在雨夜躲进堂屋,在灯下鸣叫。诗句没有直接写秋写寒,而深秋的寒意自现。可用以描写深秋雨夜的景象。

唐代诗人 王维 《秋夜独坐》
24.远山芳草外,流水落花中。

唐·司空曙《题鲜于秋林园》。这两句大意是:一抹远山横亘在萋萋芳草的尽头,一江春水流淌在零乱落花的覆盖中。此名句在动人景色中表现强烈的落寞、萧瑟之感。芳草萋萋,流水落花,满目索然。远山苍翠,在寂寞的氛围中,也给人迷茫之感。此名句委婉曲折,是借景传情,寄情于景的典型例证

唐代诗人 司空曙 《题鲜于秋林园》
25.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唐·孟郊《游子吟》。寸草:小草。心:草的嫩芽,喻儿子之心。三春:春季。晖:阳光。这里的春晖,喻指母爱。这两句大意是:谁说小小草心吐露的绿意,能够报答得丁三春阳光的温煦呢?孟郊著名的《游子吟》全诗是:“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最后两句用比兴双关的手法,表现游子对母亲的心意无论怎样炽烈、诚挚,都不能报答母亲对子女的厚爱于万一,语出肺腑,真挚感人。这两句常被引用来说明儿女、学子的区区心意难以报答父母、师长宽博深厚的恩泽。

唐代诗人 孟郊 《游子吟》
26.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

唐·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这两句大意是:林边的落花扫了之后不久又落了一层;小径上的青草经过人们的踩踏,很快又长了出来。这两句写的虽是暮春景色,依旧洋溢着生机,流露出作者喜悦乐观的心情。写暮春景象时可以化用。

唐代诗人 孟浩然 《春中喜王九相寻》
27.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唐·李世民《赐萧蠫》意思就是在狂风中才能看出草的坚韧,在乱世里方能显出忠臣的赤诚之心。看一个人,只有在危难之中,在重大的考验面前,才能真正检验出他人格的底色。

唐朝第二位皇帝 李世民 《赐萧蠫》
28.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唐·李商隐《晚晴》。幽草:生于幽僻处的小草,这里有自比之意。天气久雨幽草难长,“天意怜幽草”暗含放晴之意。重晚晴:看重傍晚的晴朗天气。晚晴,比喻人生的晚年。这两句大意是:久遭雨潦之苦的幽草忽遇晚晴,得以沾沐余辉而平添生机,仿佛天意对它特别怜惜;世间也特别看重人生的晚年。李商隐自开成三年就陷入党争的漩涡,一直遭到异党的忌恨与排挤,后只得离开长安跟随郑亚到桂林当幕僚,多少感受到一些人情的冷暖,同时也摆脱了党争的羁绊,精神上感到一种解脱,所以才有幽草幸遇晚晴之感。这两句可用以抒发一种分外珍重美好而短暂的事物的感情。表现一种积极而乐观的人生态度。

唐代诗人 李商隐 《晚晴》
29.思君如百草,撩乱逐春生。

唐·李康成《自君之出矣》。这两句大意是:春草随春而生,它茂盛、纷乱,无处不有,就像思妇的相思之情,随着丈夫的离别与日俱来,心绪烦乱,无法排遣。比拟形象、生动,把难以名状的相思之情描绘成具体可感的形象,这种以实写虚的写作方法可供学习。

唐代诗人 李康成 《自君之出矣》
30.落日见秋草,暮年逢故人。

唐·李端《江上喜逢司空文明》。这两句大意是:夕阳照见秋草,老年遇到旧友。西沉的落日,衰败的秋草,都是气数将尽的事物,用它们来比喻和象征垂暮之年的老人,自然是再贴切不过了。而落日照见秋草,其中又不乏同病相怜之意。在风烛残年,行将就木之时,能够得逢故人,在一起共同追怀往事,回顾平生,当然也是人生一大安慰,一大快事。这两句中,“落日见秋草”不仅是比喻、象征,而且也为抒发“暮年逢故人”的感情作了铺蛰,使得它的含意更强烈、更深远。可用以表达老年人久别重逢时的欣喜或感慨。

唐朝诗人 李端 《江上喜逢司空文明》
老办法 Copyright (C) 2009-2012 www.laobanf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201398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