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名言

1.草嫩鹿添茸。

宋·赵师秀《翠岩寺》。茸(róng荣):鹿茸,带细毛的初生的鹿角。本句大意是:小鹿吃着鲜嫩的青草,长出了带茸毛的嫩角。食嫩草,添鹿茸,表现了小鹿的生长规律,透出一股清新之气,有很强的感染力。

南宋诗人 赵师秀 《翠岩寺》
2.疾风知劲草。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王霸传》。疾:猛烈。本句大意是。其有经过猛烈的大风,才能知道什幺样的草是最强劲的。~原是议光武帝刘秀赞誉王霸的话。“光武谓霸日:‘颍川从我者皆逝,而子独留努力,~。”’后世用以比喻只有经过危难或战乱的严酷考验,才能识别出谁的意志坚强,谁是忠诚可靠者。唐太奈李世民《赠萧瑀》诗云:“~,板荡识诚臣。”意谓经历动乱之世,才能分辨出谁是忠臣。

南朝宋史学家 范晔 《后汉书·王霸传》
3.百草千花寒食路。

五代·南唐·冯延巳《鹊踏枝》[几日行云]。寒食:节名,在清明前两日。本句大意是:寒食前后,道路边开满了五颜六色的各种花草。本句在原词中是以“百草千花”暗指妓女的,但就其字面来看,用以描写春景也是佳句。

五代南唐词人,官至宰相 冯延巳 《鹊踏枝》
4.百忧如草雨中生。

唐·薛逢《长安夜雨》。本句大意是:我心中忧愁百端,就像雨中丛生的青草。这是诗人客居长安又逢夜雨时写的乡愁诗。杂草从生,极言其多;雨中草生,极言其快。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思维活动(百忧)外化为雨中蓬蓬勃勃生长起来的杂草,就很容易使人感知诗人的忧愁既多且杂,产生得快而且不可遏止。此句现在仍可以用来喻愁。

唐代诗人 薛逢 《长安夜雨》
5.芳草无情人自迷。

唐·温庭筠《经西坞偶题》。本句大意是:芳草本无感情,人们自己见芳草而产生丰富的感情并因而迷醉。这是一首见景生情的诗:“摇摇弱柳黄鹂啼,~。”弱柳摇曳,芳草萋萋,黄鹂啼鸣都是客观自然景物。这些美丽的景物,引起作者的主观审美情趣,不禁沉迷陶醉于美景之中。作者的“自迷”之情,是由客观的“无情”的“芳草”所引发。它和苏轼词中名句“多情却被无情恼”(《蝶恋花·花褪残红》)一样,是颇富哲理意趣的。~可借以比喻男女情场中,一方自作多情,恋恋不舍,单自相思;而另一方却毫无所察,根本不知道有人思恋自己。

唐代诗人 温庭筠 《经西坞偶题》
6.春到人间草木知。

宋·张栻《立春偶成》本句大意是:春天降临人间,草木首先感知。春到人间.大地回暖.草木开始发芽、生长,所以说草木最早感到春的气息。此句与苏轼《惠崇春江晚景》“春江水暖鸭先知”含意相近,常以此说明春天与草木的依存关系。

南宋理学家、教育家 张栻 《立春偶成》
7.野草自花还自落。

见宋·王安石《午枕》。本句大意是:路边的野草任自开花又任自花落,听凭大自然的安排。这是作者午睡时在枕上梦见的景象,~是新陈代谢自然规律的表现。诗人由梦中所见而引起哲理的思考,从自然界联系到社会人生,借以排遣眼前的兴废之感。现仍可引以表现野草的生长状况,表达荣枯更替的自然规律。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王安石 《午枕》
8.世间无物非草书。明代画家、书法家、 戏曲家 徐渭
9.稻草生火烟雾多。 弗洛里奥
10.草木竹石皆可为剑!武侠小说作家 金庸
11.草率的婚姻少美满。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剧作家,诗人 莎士比亚
12.斩草除根,萌芽不发。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万秀娘仇报山亭儿》。这两句大意是:除草时若是连根除去。那么来年草就不会发芽了,《左传·隐公六年》:。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荑蕴崇之,绝其木根,勿使能殖”,北齐·魏收《为侯景叛移梁朝文》:“抽薪止沸,剪草除根”,都是以“斩草除根”为喻,说明务必除掉祸根,以免后患。

明代文学家、戏曲家 冯梦龙 《警世通言·万秀娘仇报山亭儿》
13.松柏之下,其草不殖。

见《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殖:繁殖,生长。这两句大意是:在松柏大树的下面,草是不能茂盛生长的。公元前五四四年。楚康王崩,郏敖即位,王子围为令尹。时郑国在楚国的使臣子羽以松柏比权大势强的令尹王子围,以树下草比力小势弱的新君郟敖,说了~两句话。后世遂以~比喻弱者受制于强者,在强大势力面前,弱小者受压抑,遭箝制,难以生存和发展。《国语·晋语》:“松柏之地,其草不肥”与~意思相近。

春秋时期史学家,盲人 左丘明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14.草木秋死,松柏独存。

汉·刘向《说苑·谈丛》。这两句大意是:秋风一起,天气骤凉,草木纷纷摇落,唯有耐寒的松柏依然郁郁葱葱。松柏能经受住风雪严寒的考验,孔子曾说过“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古人常以松柏耐寒象征士大夫的气节和情操。可以此二句来赞美松柏,颂扬经得起考验、具有高尚情操的人。

西汉经学家,文学家 刘向 《说苑·谈丛》
15.草屩粗衣,蓬头垢面。

北朝·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屩(juē撅):用麻、草做的鞋。这两句大意是:穿着草鞋和粗麻衣服,头发蓬乱,脸面肮脏。《颜氏家训》记载,南朝梁时,被弹劾而系于牢狱的人,他的子孙凡是做官的都要自请解职,他的儿子还要~,叩头流血,申诉冤枉。“蓬头垢面”现已成日常成语,用来形容人头发如蓬草一样散乱,脸上非常肮脏的样子。

南北朝教育家和文学家 颜之推 《颜氏家训·风操》
老办法 Copyright (C) 2009-2012 www.laobanf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201398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