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于鹄《山中自述》。年长(zhǎng掌):年岁大。这两句大意是:多病使人知道药的性质,年岁大了才相信人是有忧愁的。体弱多病,在长期的治疗过程中自会学到不少药性知识,俗云“久病成医”,即是这个意思;少年时无忧无虑,不知人间愁滋味,年岁大了,阅历多了.经历了人地的折磨,才相信世有忧愁。多病以至于懂得了药性,可见病对人折磨之久;随着年龄的增长,由不知愁到知愁,可见人世忧患之多。两句表现了诗人受尽人世烦恼,又为疾病折磨的不幸生活。可用于表现人的多病多愁的经历,也可仅用前句谈人由于多病而学到了医疗知识。
唐代诗人 于鹄 《山中自述》唐·元稹《哭子十首》其七。这两句大意是:从许多炳恼中又减去了一件烦恼的事(独子早亡),从此不再为子孙们的事忧虑了。丧子之痛,绝后之忧是难以言状的,何况元稹夭折的是他最钟爱的独子,其悲痛更可想而知。但作者并没有呼天抢地哭诉自已撕心裂肺的伤痛,相反却以平淡的语言出之,以“无复子孙忧”为幸事,看似旷达无忧,其实正是悲伤到了极点,是哭天无泪的心态表现。这种以平淡见激荡,以无忧写重忧,就是艺术的辩证法,不可以等闲之笔视之。
唐代诗人 元稹 《哭子十首》明·冯梦龙《古今小说·木绵庵郑虎臣报冤》。是非:纠纷。出头:显露自己。这两句大意是:纠纷都是因为多说话惹出来的,烦恼都是因为硬要出头招致的。前一句强调说话要小心谨慎,认为话语多了会引起纠纷,惹出麻烦。后一句强调为人处事要注意收敛锋芒,认为硬要出头露面会得罪别人,招致烦恼。这两句多用来劝人少说话,少出头,带有不分是非,明哲保身的意味。
明代文学家、戏曲家 冯梦龙 《古今小说·木绵庵郑虎臣报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