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意名言

1.恶意是狡诈的。古罗马政治家 西塞罗
2.心怀恶意就无法自圆其说。英国历史学家 威·卡姆登
3.向来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揣测中国人。中国现代作家、政治评论家 鲁迅
4.众女疾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战国·屈原《离骚》。众女:比喻当时楚国的一些奸臣。蛾眉:原义是指女子细黑而弯曲的眉毛,这里泛指美丽的容貌,用以比喻美好的品德。谣诼(zhuó浊):造谣诽谤。淫:淫乱,这里比喻奸邪。这两句大意是:那些女子嫉妒我的美貌啊,造谣中伤说我生性好淫。这两句运用了象征的手法,揭露和谴责当时楚国一帮当权的小人,因嫉妒楚王对诗人的信任,所以用造谣诽谤的手段,来挑拨离间楚王与诗人的关系,达到排挤、打击诗人的目的。今天可用来比喻或形容有些人因在某些方面表现突出,招致坏人的造谣诽谤,恶意中伤。不过,用时必须严格掌握界限,注意把坏人有意谗毁诬蔑、栽赃陷害与有时由于人们暂时不明真相,因而说些闲言碎语的情况区别开来。

战国时期爱国主义诗人 屈原 《离骚》
5.恶人也许会死去,但恶意却永远不会绝迹。法国作家 莫里哀
6.恶意和仁慈都是放大镜,但前者的放大倍数更大。英国政治家 哈利法克斯
7.恶意必须披上坦率的外衣,否则它就会暴露无遗。英国政治家 哈利法克斯
8.结果中蕴含的愚蠢往往比动机中蕴含的恶意更残酷。英国政治家 哈利法克斯
9.你所说的一切,都应符合你的思想,否则就是恶意欺骗。法国文艺复兴后期思想家 蒙田
10.因为人类是创造出来的,把它造得有高低贵贱之分是一个恶意的行为。英国政治家 哈利法克斯
11.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来自于王阳明的王门四句教,良知是心之本体,无善无恶就是没有私心物欲的遮蔽的心,是天理,在未发之中,是无善无恶的,也是我们追求的境界,它是“未发之中”,不可以善恶分,故无善无恶。当人们产生意念活动的时候,把这种意念加在事物上,这种意念就有了好恶,善恶的差别,他可以说是“已发”,事物就有中和不中,即符合天理和不符合天理,中者善,不中者恶;良知虽然无善无恶,但却自在地知善知恶,这是知的本体;一切学问,修养归结到一点,就是要为善去恶,即以良知为标准,按照自己的良知去行动。

明代文学家 王阳明
12.恶意是一种无缘无故产生的伤害他人的欲望,目的是从比较中获得快乐。18世纪英国哲学家 历史学家 休谟
13.人们给同类施加痛苦并无其他原因,仅仅是出于恶意。在所有的动物中,唯有人这么做。德国哲学家 叔本华
14.我认为批评不分善意批评和恶意批评的,你一定要善意的批评实际上就等于是不让人批评。当代作家 王朔
15.害虫叮人不是出于恶意,而是因为它们要维持生命。批评家也一样他们需要我们的血而不是痛苦。德国哲学家 尼采
老办法 Copyright (C) 2009-2012 www.laobanf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201398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