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过其实名言

1.言而无实,罪也。

见唐·柳宗元《上桂州李中丞荐卢遵启》。无实:不符合实情。这两句大意是:说出的话不符合实际情况,那就是罪过。说话要符合实际情况,如果言过其实并因此而造成错误,那就是自已的罪过,这两句可用于说明说话一定符合实际情况,也可用于斥责言过其实的人形同犯罪。

唐朝文学家 柳宗元 《上桂州李中丞荐卢遵启》
2.言过其实,不可大用。

见晋·陈寿《三国志·蜀书·马良传》载刘备语。这两句大意是:言语浮夸,超过自己实际能力的人,不能得到重用。言语浮夸,超过自己实际能力的人,往往没有什么真本事,靠夸夸其谈,大言欺人;或者是虚论高议纸上谈兵。如果真的让他去做,常常是所说的与实际不相符合,办不成事。所以这种人不可重用,重用则误大事。三国时蜀国的马谡(sù粟)丢失街亭而误军机就是典型的一例。这两句可用于说明不可重用夸夸其谈的人;也可用“言过其实”说明某人言语浮夸,不切实际。

西晋史学家 陈寿 《三国志·蜀书·马良传》
3.我用通常的方式活到七十岁,我恪守一套足以置他人于死地的生活方式。这听上去言过其实,可确实是长寿的一条普遍规则……在这里,我提出一条可靠的座右铭:走别人的路不能长寿。美国作家 马克·吐温
4.孔子所说的“损者三友”,是指:第一,友便辟,即喜欢谄媚逢迎、溜须拍马的人。第二,友善柔,即“两面派”第三,友便佞,即言过其实、夸夸其谈的人。这样的朋友千万不能交,否则将付出惨重的代价。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文化学者 于丹
老办法 Copyright (C) 2009-2012 www.laobanf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201398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