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刘湾《出塞曲》。征人:士兵。这两句大意是:战场上战死的是上兵,庆功会上立功的则是将军们。这两句一针见血,揭露深刻。这是士兵们愤怨的心声,是对军中不公正现象的直言不讳的谴责。
唐代诗人 刘湾 《出塞曲》宋·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寐(mèi妹):睡。这两句大意是:征人不能入睡,将军增舔了白发,士兵流淌着眼泪。这是这首词的结尾两句。在“燕然未勒归无计”的矛盾中,在无法排遣的乡思的煎熬下,戍边将士夜不能寐,将军愁白了头发,征夫泪流满腮。这两句通过外貌刻画心理,素描之笔极为传神。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范仲淹 《渔家傲》见晋·陈寿《三国志·蜀书·张飞传》。这两句大意是:我们这里只有甘愿掉脑袋的将军,没有屈辱投降的将军。刘备起用诸葛亮之后.把立足的目标定在蜀地。当时,蜀汉军所向披靡,张飞军定江州,生擒巴郡太守严颜。张飞喝斥严颜说:“大军至,何以不降而敢拒战?”严颜答道:“我州~也。”张飞为他的英雄气概所动而义释了他。此句可用来表现军人在敌人面前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气概。它以直抒胸臆的斩钉截铁的语言。表现人物的坚强意志与信念.塑造出一个铮铮硬骨的英雄形象,成为军人理想中的楷模。
西晋史学家 陈寿 《三国志·蜀书·张飞传》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角弓:用兽角作装饰的硬弓。控:引弓。都护:唐时边疆重镇都护府的长官。著:穿。这两句大意是:膂力过的的将军,居然拉不开被冰雪冻硬了的角弓,平时“金甲夜不脱”的都护,也因战袍冰冷而难以着身。通过人物的感受写边地的奇寒,又通过边地奇寒,反衬边疆将士在艰苦环境中坚持守边的豪迈精神。写边塞生活及北地酷寒可以引用。
唐代诗人 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清·李重华《书周遇吉传》。旋踵(zhǒng肿):转过脚跟,此处为返回之意。这两句大意是:辞家而去的战士就没有想活着回来,以身报国的将军早就准备着献身。两句写将士们视死如归,义无反顾的报国精神。表现今日反击侵略,保家卫国的将士们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也可引此名句。
清代文人 李重华 《书周遇吉传》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十二。批竹:比喻马耳朵像竹筒斜削后的形状。《齐民要术》:“马耳欲得小而促,状如斩竹筒。”攒(cuán):聚拢。桃花:指马身上如桃花斑点的毛色。搅阵:冲锋陷阵。借:辅助。这几句大意是:削竹般的马耳刚刚攒起,桃花似的斑点还未上身,来日须要冲锋陷阵,牵去就能辅助将军。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大都是借题抒意之作。过首诗是说良驹虽还幼稚,但从马的耳朵和毛色,一眼望去已知是骏马之材,将来定会冲锋陷阵,帮助将军成就功业。作者在这里暗喻自身虽头角未露,将来定能辅助君相,作出一番事业。
唐朝诗人 李贺 《马诗二十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