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现代作家、政治评论家 鲁迅 《自嘲》
更多 鲁迅经典语句
更多 关于牛的经典语句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七十四回引俗语。
元末明初小说家,戏曲家 罗贯中 《三国演义》汉·刘向《战国策·韩策一》。牛后:牛的肛门。这两句大意是:宁可作鸡的嘴巴,决不作牛的肛门。《战国策·韩策一》:“臣闻鄙语曰:‘~’。今大王西面交臂而臣事秦,何以异于牛后乎?”鲍彪注:“《正义》云:鸡口虽小乃进食,牛后虽大乃出粪。”这两句表现的是一种独立自主的意识,喻示人们要作自己的主人,而不作他人的附庸;宁可在小局面中独当一面,也不在大局面中任人支配,俗语有“宁为鸡头,不作凤尾”,与此意同。
西汉经学家,文学家 刘向 《战国策·韩策一》春秋·晏婴《晏子春秋·内篇杂下》。这两句大意是:店门口挂着牛头,店里面卖的却是马肉。意即表里不一,名实不符。~在原文中只是一个比喻。春秋时齐灵公喜欢宫中女子女扮男妆,于是上行下效,社会上妇女仿着男装蔚为风气。齐灵公严令禁止,却有禁不止。齐相晏婴告诉灵公说:“君使服之于内而禁之于外,犹~也。公何以不使内勿服,则外莫敢为也。”意思是:你自己的做法像挂牛头卖马肉一样,表里不一,言行相违,怎会使人信服?你若严令宫中女子不着男装,则社会上就没有谁敢穿了。后来刘秀《原丁邯诏》:“悬牛头,卖马脯;盗跖行,孔子语”,宋代普济《五灯会元》:“悬羊头,卖狗肉”,皆由《晏子春秋》~一语化出,都是说明名实不符,说的一套,做的是另一套。
又称晏子,春秋政治家、思想家 晏婴 《晏子春秋·内篇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