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的名言
61.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我之用,是之谓大道。二氏自私其身,是之谓小道。
这句话也表明儒道佛存在融合的趋势,此句说得很好。儒学说到底就是这个一,一生万物,而万物又同归于一。这个一看似简单,实际却又最难。因为理解透这个一,不仅需要在理论上分析透彻(看懂浩瀚的儒学著作可不简单,其中包括了经、史、子、集等各个方面),而且在自己的实行中也要遵行这一天理,这又显得难上加难了。
明代文学家 王阳明
62.有志于圣人之学者,外孔、孟之训而他求,是舍日月之明,而希光于萤爝之微也,不亦谬乎?
否定是创新的原动力,王阳明格竹苦思圣人之道的失败,而格竹之法即圣人朱熹所传。圣人的话未必全对,庸常之语也有金言。虽主要讲治学,但于人生亦大有裨益!
明代文学家 王阳明 《答罗整庵少宰书》
63.尊重上帝要先于圣人,尊重英雄要先于常人,尊重父母要先于他人,然而最重要的是尊重自己。古希腊数学家、哲学家 毕达哥拉斯 《金言》
64.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
王阳明这里圣人的标准是要”纯乎天理“,关于这点,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说法。有人可能会说,这是古代的东西,早就落后于时代潮流了。好吧,我们换一个说法,把圣人换成人才。把标准从”纯乎天理“换成核心竞争力。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说,人才的标准是要有核心竞争力。我想这样大家就没有异议了吧。
明代文学家 王阳明 《王阳明传习录 卷上 ( 门人 薛侃录) 》
65.富人如果把金钱放在你手中,你不要对这点恩惠太看重;因为圣人曾经这样教诲:勤劳远比黄金可贵。波斯诗人 萨迪
66.人可能成为英雄,但是,如果要成为圣人,他必须完全接受他的命运,为了世界可以得救,而默允自己的死。 波瓦欺迪菲
67.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老子《道德经》所以,圣人以“无为”的方式行事,用“不言”的方法教导别人,万物兴起时,不勉强阻止,也不强占天下创造的成果。有所倡导时,不依恃自己的才能,事业成功了,也不把功劳揽在自己的身上。正因为他不居功,他的功劳才不可磨灭。无为:不勉强去做,即顺其自然。不言之教:即用行为进行引导。作焉:兴起,萌生。为而不恃:即加以引导而不依赖自己的才能。学道一得:最好不等于一百分。
老子,又称老聃、李耳,我国古代春秋后期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 老聃 《道德经》
68.以非常之文,通至正之理,是所以不朽也。生何嫉之深耶夫‘绘事后素’,即谓之文,岂苟简而已哉!圣人之文,其难及也。唐代散文家 皇甫湜
69.谁若认为自己是圣人,是埋没了的天才,谁若与集体脱离,谁的命运就要悲哀。集体什么时候都能提高你,并且使你两脚站得稳。前苏联作家 奥斯特洛夫斯基 《奥斯特洛夫斯基两卷集》
70.做一个圣人,那是特殊情形;做一个正直的人,那却是为人的正轨,你们尽管在歧路徘徊,失足,犯错误,但是总应当做个正直的人。法国作家 雨果
71.日子过顺了,得意忘形,公狗得意翘尾巴,人得意翘鸡巴。当然也怨这个小妖精,每天都用眼神撩我,用奶头蹭我,我西门闹不是圣人,顶不住这诱惑。2012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作家 莫言 《生死疲劳》
72.圣人之智如日,贤人之智如月,士人之智如烛,……如日者,无所不照,无所不彻也。如月者,无所不照,有所不彻也,如烛者,思至则见,不思不见也。明代学者 庄元臣
73.在很特殊的情况下,一个人才会成为圣人,但做一个正直的人却是人生的正轨。尽管你们曾经犯错,曾经迷惘,你们也应当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做一个正直的人。法国作家 雨果
74.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惹得愚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 司马光 《资治通鉴》
75.不要相信做不成恋人的人,还能做朋友。那是圣人的行为,不是我等凡人可做模仿秀的。那些说做朋友的人,是在杀死一个人之后,还留着带血的手套。这是悲怆的纪念,也是惨案的证据。中国当代女作家 毕淑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