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孔子《论语·为政》。周:团结。比(bì毕):勾结。这两句大意是:君子团结,却不相互勾结、小人相互勾结.却不团结。孔子认为君子以“义”合,所以团结就牢固持久;小人以“利”合.所以只是一时的勾结。这两句话若赋予新的思想,对我们择朋交友仍有积极意义。
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 《论语·为政》春秋·晏婴《晏子春秋·内篇向上十五》。戚;亲近。疏:疏远。这几句大意是:一个人不能亲近好人,不能疏远恶人,就很危险了。前人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荀子说:“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劝学》),都说明为人处事,应多接近贤人善士,疏远佞人恶者。此二句振聋发聩地指明:若不能防邪僻、远小人,亲贤者、近善士,势必导致灾祸加身。可用以表明接触人、任用人一定要审慎。
又称晏子,春秋政治家、思想家 晏婴 《晏子春秋·内篇向上十五》汉·刘向《说苑·说丛》。寡:少。这两句大意是:君子的话少而实在,小人的话多面虚夸。判断一个人,不应以他言语的多少为标准,而要看他的话有没有实际意义。高尚的人重实而不重言,往往话少但很实在。品格低下的人重言而不重实,往往夸夸其谈,言多而虚浮。这几句可用于自我品德修养,说明要注重实际而不饰言,也可用于看人论人。
西汉经学家,文学家 刘向 《说苑·说丛》《阮子》君子在悠闲逸乐的时间里考虑的是道义,小人在悠闲逸乐的时间里想的却是不正派的事。
《阮子》 《阮子》孔子《论语·里仁》孔子说:“道德上有修养的人明白大义,而那些心怀鬼胎的人只明白自己的利益。”是指认为君子与小人价值指向不同,道德高尚者只需晓以大义,而品质低劣者只能动之以利害。 君子于事必辨其是非,小人于事必计其利害。喻:明白,通晓,这里指使什么明白。利:利益。于:用。
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 《论语·里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