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名言

16.鸱枭鸣衡轭,豺狼当路衢。

三国·魏·曹植《赠白马王彪》。鸱枭(chīxiāo吃消):一种性情凶狠的小鸟,喻小人。衡轭(饿):衡,车辕前的横木,轭,横木下夹住马颈的曲木。衢(qú柴):道路,这两句大意是:鸱枭在车上叫嚣,豺狼在路上横行。恶鸟在乘舆之旁,喻君侧多恶人;豺狼横行,喻奸邪当道。~两句比喻小人得志,正直的人处境危险。

三国文学家 曹植 《赠白马王彪》
17.以小人之虑,度君子之心。

见南朝·束·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虑:思考,思想。度(duò夺):推测。选两句大意是,用小人的心胸,猜度君子的襟怀。该名句采用对比的手法,使较为抽象的心理如“小人之虑”、“君子之心”之类通过比较,形成反差,形象而易于理解。“以”、“度”两个动词的运用,使抽象的心理带有动作性,符合心理活动的特点。其成功姓还在于以警约的语言揭示出一种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准确而生动,因此至今沿用不衰。也可说成“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南朝·宋文学家 刘义庆 《世说新语·雅量》
18.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春秋·孔子《论语·卫灵公》。固穷:固守其穷。滥:胡作非为。进两句大意是:君子不因穷困而改变其操守,小人穷困了就会胡作非为。~二句以对比的方式写出面对穷困的两种不同的态度:或是固守其穷.不以此改变其追求、理想、信仰、操守,决不拿原则作改变处境的变换条件;或是不肯固守其穷,为改变处境而不惜卖身变节.投靠权贵,甚至为虎作伥。后一种人根本没有信仰,没有道德,他们贪求物欲,“有乳就是娘”.孔子斥之为小人,极为准确。可以此二句说明面对“穷”有两种不同的态度.劝勉青年应经得住。穷”的考验,

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 《论语·卫灵公》
19.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春秋·孔子《论语·卫灵公》正君子遇到困难自己解决,有缺点反省自己;小人依赖别人,有缺点指责别人。

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 《论语·卫灵公》
20.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春秋·孔子《论语·述而》。长:常。戚戚:指面容、神情悒郁悲凄。这两句大意是:君子胸怀坦荡宽广,小人心胸狭窄,常常忧愁。有些人胸怀旷达,无私无畏,因而总是显得无忧无虑,泰然自若。有些人则心胸狭窄,多私心杂念,因而总是显得愁眉苦脸,哀哀戚戚。这两句可以用来形容或说明人们的品质、性格存在种种差异,所以遇事表现很不一样。

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 《论语·述而》
21.只有小人才对小事有兴趣。英国犹太政治家 迪斯雷利
22.与其得小人,不如交愚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 司马光
23.君子山岳定,小人丝毫争。唐代诗人 孟郊
24.待小人宜宽,防小人以严。清代学者 山阴金先生 《格言联璧》
25.祸在于好利,害在于亲小人。

战国·尉缭《尉缭子·十二陵》。这两句大意是:祸害的造成是由于贪图私利和亲近不正直的人。贪婪好利,则易于忘乎所以,违犯法纪,也易于与别人结怨;亲近不正直的人,则易于被这些人所蒙蔽,甚至受到这些人的陷害,这些都容易招致祸患。这两句可用于告诫人们轻货利,远小人,以免招祸。

战国时期军事家 尉缭 《尉缭子·十二陵》
26.小人多欲则求妄周败家丧生。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 司马光
27.不修其身,虽君子而为小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欧阳修
28.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

春秋·孔子《论语·子张》子夏说:“小人犯了过错一定要掩饰。文:掩饰,即掩过自欺。”

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 《论语·子张》
29.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春秋·孔子《论语·子路》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所谓“同而不和”则是指小人习惯于在对问题的看法上迎合别人的心理、附和别人的言论。但在内心深处却并不抱有一种和谐友善的态度。

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 《论语·子路》
30.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春秋·孔子《论语·子路》君子安详舒泰,却不骄傲凌人;小人骄傲凌人,却不安详舒泰。泰:宽宏、宽厚;骄:傲慢。孔子在回答其弟子子张关于从政的条件时说,要“尊五美,屏四恶”,“泰而不骄”是孔子所讲的“五美”之一。什么叫“泰而不骄”呢?孔子解释说:“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论语·尧曰》)这就是说,君子无论人多人少,势力大势力小,都不敢轻慢。孔子把“泰而不骄”作为从政的美德之一,这是很值得从政者深思的。

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 《论语·子路》
老办法 Copyright (C) 2009-2012 www.laobanf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201398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