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名言

1.乾坤自在,物我两忘。洪自诚 明朝道人 洪应明
2.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二目。自在:安闲舒适。过两句大意是:要想成为有作为的人,就不能追求安闲舒适;光想安逸,就不能成为有作为的人。这两句通俗浅近的口语包含着很深的意思,说出了一条朴素的真理。这里所说的“人”,当热不是指一般的人,而是指有德有才或有成就有名望、社会地位较高的人。任何成就的取得,都要经过一番艰苦的努力。一味追求自由自在,满足于舒适闲散的生活而不思进取的人,自然会一事无成,难以自立于社会。本名句可供劝勉青少年不要贪图安逸享乐而要发奋刻苦地学习时引用,也可用以勉励人们自觉地进行道德修养。

清代满族小说家 曹雪芹 《红楼梦》
3.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

见《庄子·列御寇》。巧者:指心灵手巧,会各种手艺的人。知者:知同“智”;知者,聪明人,懂道理有智慧的人。无能者:即无为者,指庄子认为的得道者。这两句大意是:灵巧的人终生劳累,有智慧的人总在为各种事情忧虑,只有什么也不做、什么也不想的人才一无所求。这两句原义是阐发庄子虚无主义思想的,认为人活在世上,常为功名、利禄、势位等外物所累,终生忧劳,不得安宁。只有那些清净无为、物我两忘的人,因为没有追求,无所用心,所以无忧无劳,达到精神上的逍遥自在,绝对自由。现在多仅用字面上的意思,形容那些心灵手巧的人,因为会干各种事情,所以终生劳累不已。那些有知识的人,因为懂得许多道理,所以终生为各种事情烦扰心神。其有那些一无所能的人,反而显得轻松自在,无忧无虑。这些“无所求”的“无能者”,在今天看来是庸驽不足取的。

庄周,战国哲学家 庄子 《庄子·列御寇》
4.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六。自在:自由自在。恰恰:莺啼声。这两句大意是:彩蝶在花枝上嬉戏翻舞,留连不去;黄莺在花丛中自由自在地娇啼,声不绝耳。进是杜甫卜居成都浣花溪草堂时写的赏景诗。诗歌讲究音乐美和形式美,~两句中,“留连”、“自在”是双声词,如惯珠相联,音调婉转。“时时”、“恰恰”是叠字,形成对仗,有整齐的形式美。两句表意恰切生动,写出江畔蝶舞莺歌的旖旎风光,不仅作者饱了耳目之福,读者亦仿佛身临其境,如闻如见。

唐代诗人 杜甫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5.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

宋·杨万里《初入淮河四绝句》其三。鸥鹭:生活在水边的鸟。这两句大意是:只有水鸟无拘无束,南来北往自由地飞翔。以淮河为分界线的宋、金两个王朝,自然不能自由来往,“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骨肉同胞更被隔绝。作者面对界河,看到一切都受拘管,感慨万端,淮北本是宋朝的国土,人们却不得涉足,只有鸥鹭可以南来北往,自由飞翔,不由得发出人不如鸟的慨叹。哪一天祖国才能统一,骨肉同胞才能像鸥鹭一样自由自在地南来北往呢?当我们思念海峡彼岸的骨肉同胞时,不是也可以借鉴这种意境吗?

南宋诗人 杨万里 《初入淮河四绝句》
6.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宋·秦观《浣翟沙》[漠漠轻寒]。丝雨:像丝一样的蒙蒙小雨。这两句大意是:自由自在的飞花轻得像梦境一样,无边无际的丝雨细得像愁绪一样。这两句连用两个比喻,状写暮春时节的景物,后一个比喻尤有特色。比喻通常都是把抽象的事物比作具体的事物,作者在这里却反其道而行之,把具体的“雨”比作抽象的“愁”。为什么抒情主人公会把眼前所见的“无边丝雨’比作“愁”呢?就因为他心中正好有这种像丝雨一样的轻愁。自然界的丝雨,迷蒙,轻细,无边无际;抒情主人公心中的愁绪,艨胧,轻淡,千丝万缕。两者何等相像!于是作者运用融情入景的手法,吟出了这一佳句。在这里,丝雨被赋予人的情感,又使抒情主人公的愁思似可捉摸。写轻愁时可以化用此句,其写作手法更可借鉴。

北宋文学家 秦观 《浣翟沙》
7.近睹分明似俨然,远观自在若飞仙。

明·汤显祖《牡丹亭·写真》。俨(yǎn眼)然:庄重的样子。这两句大意是:近看容貌清晰好像十分庄重,远看体态自在好像仙女飞天。这两句本是赞美杜丽娘的自画像不仅容貌毕肖,而且庄重飘逸,把自己的风度神采都刻画出来了。近看时着重看脸部,因而显出眉宇间矜持庄重的神情;远看时着重看全貌,因而显出她飘飘欲仙的神态。可用以赞扬形神兼备的人物画。

明代戏曲家,文学家 汤显祖 《牡丹亭·写真》
8.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欧阳修
9.天才唯有在自由的环境里才能自在地呼吸。19世纪英国教育思想家 穆勒
10.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 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
11.少一点预设的期待,那份对人的关怀会更自在。
12.少一点预设的期待,那份对人的关怀会更自在。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总经理 李嘉诚
13.凡人为善,不自誉而人誉之;为恶,不自毁而人毁之。

宋·苏轼《拟进士对御试策》。誉:称道。毁:诋毁。这几句大意是:凡是做好事的人,不用自己称赞,人们自然会称赞;凡是做坏事的人,自已不骂自己,人们自然会骂他。战国·庄子《齐物论》认为:“以物观之,贵贱不在已”。自已再夸誉,个人再贬低,都不能说明其真正的价值。故苏轼提出,凡是美的,人们自然会去赞美它。凡是丑的,人们自然会去责骂它。人人心中有杆秤,不会将美说成丑,也不会将丑誉为美。此二句说明誉毁不在个人,而在其本质是美是丑。

北宋文学家 苏轼 《拟进士对御试策》
14.烦恼场空,身往清凉世界。营求念绝,心归自在乾坤。明代文学家 书画家 陈继儒
15.爱情是自由自在的,而且自由自在的爱情是最真切的。英国诗人 丁尼生
老办法 Copyright (C) 2009-2012 www.laobanf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201398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