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问名言

1.学问不厌。

见《荀子·大略》。厌:足。本句大意是:学习与求教不应该有满足的时候。这是中国人治学所追求的—种境界。“学”与“问”是学习过程中的两个重要范畴,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是获取真知不可或缺的两个基本条件。知识无止境,学问也应该永不满足,它不仅道出了一个规律,而且道出了人的一种精神。正因为如此,这一名句成为千古习诵的格言。

荀况,战国末期思想家 荀子 《荀子·大略》
2.爱为学问之始。美籍德国犹太裔,物理学家 爱因斯坦
3.学愈博则思愈远。

清·王夫之《四书训义》。本句大意是:学问越是渊博的人,思考问题就越深远。“学’与“思”是一对相辅相成的概念,“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两者不可或离。因此,真正的学者都能恰到好处地处理二者的关系,而~一句可谓道出了这对慨念的正确关系。该句前边用一个“博”宇,后边用一个“远”字,一纵一横,一广一深,道出了学习的真谛,给人凡以深刻启示。

明末清初思想家 王夫之 《四书训义》
4.闲有余日,正可学问。明代文学家 书画家 陈继儒
5.记诵之法,学问之舟。清代史学家、文学家 章学诚
6.学问无大小,能者为尊。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十三回。大小:指年长年幼。这两句大意是:学问不论年长年幼,应该以某一方面擅长的人为师。该名句指出了一条正确的拜师求知之道。人的才能不是以年龄的累积计算的,往往许多聪明早慧的人,学问反倒在自己的师长之上。所以,从师求教的唯一标准应该是“能”,即在某一方面确有其长。如果耻于向年轻后生学习,把自己封闭在虚荣的小圈子里,要做到博学多能是十分困难的,该名句说理透彻,给人以启迪,虽用语通俗。却有格言之风。

清代文人 李汝珍 《镜花缘》
7.学问欲博,而行己欲敦。唐代政治家 魏征
8.学问难穷,帮亲师取友。清初理学名臣 汤斌
9.亲贤学问,所以长德也。西汉经学家,文学家 刘向
10.滥用书籍,则学问死矣。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 卢梭
11.阅读,这是最好的学问。俄罗斯诗人 普希金
12.学问有渊博,文章有法度。揭奚斯 元代文学家 字曼硕 揭曼硕
13.学问是光明,无知是黑暗。俄国19世纪小说家 屠格涅夫
14.虚假的学问比无知更糟糕。 康图
15.学问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晚清重臣,军事家,政治家,洋务派首领 左宗棠
热门名言

1.环境的名言

2.眼睛的名言

3.正能量的名言

4.集体的名言

5.人多的名言

6.节约的名言

热门经典语录

1.柳永的经典语录

2.老子的经典语录

3.孙子的经典语录

4.斯宾塞的经典语录

5.列夫·托尔斯泰的经典语录

6.歌德的经典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