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名言

1.桃花乱落如红雨。

李贺《将进酒》。本句大意是:桃花败时,落英缤纷,如降红雨。此句写暮春时节桃花飘落的景象。桃花,盛开时鲜艳明丽,引人注目;败落时片片花瓣随风飘舞,如降红雨,如铺红毡,也别有一番风光。句中“乱”字写落英缤纷之状,“雨”字喻凌空飘落之态,用词精当,比喻确切,描写落花可作借鉴。

唐朝诗人 李贺 《将进酒》
2.竹香新雨后,莺语落花中。

唐·张籍《晚春过崔驸马东园》。这两句大意是:一场春雨之后,翠竹泛着清香;在纷飞的落花中,黄莺在唱着惜春之歌。这是一首写晚春之景和惜春之情的诗,下两句是:“莫遣经过少,年光渐觉空。”~两句把雨后翠竹,暮春落花,黄莺娇啼,青竹泛香等等,全都摄人诗中,调动读者的视觉、听觉、嗅觉去感知诗的意境美,而在这充满诗意的美景中又融和着惜春惜花之情。可引用写晚春景色。

唐代诗人 张籍 《晚春过崔驸马东园》
3.兴阑啼鸟换,坐久落花多。

唐·王维《从岐王过扬氏别业应教》。歧王:唐睿宗第四子李范,初封郑王,继改卫王,后改封岐王。别业:犹别墅。应教:魏晋以来,人臣以文字与天子属和曰“应召”,与太子相属和“应令”,与诸王相属和曰“应教”。这两句大意是:(作者随岐王游杨氏别业,饮酒谈天)因坐得久了,树上啼鸟换了,地下落花多了.不觉游兴阑珊,倦意袭人。两句诗写出一片闲适之情。《艇斋诗话》说:前人诗言落花有思致者三:王维“~”。李嘉祐“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荆公“细数落花应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诗句所表现的意境,读者需细细体味。

唐代诗人 王维 《从岐王过扬氏别业应教》
4.远山芳草外,流水落花中。

唐·司空曙《题鲜于秋林园》。这两句大意是:一抹远山横亘在萋萋芳草的尽头,一江春水流淌在零乱落花的覆盖中。此名句在动人景色中表现强烈的落寞、萧瑟之感。芳草萋萋,流水落花,满目索然。远山苍翠,在寂寞的氛围中,也给人迷茫之感。此名句委婉曲折,是借景传情,寄情于景的典型例证

唐代诗人 司空曙 《题鲜于秋林园》
5.醉眠芳树下,半被落花埋。

唐·卢纶《春词》。这两句大意是:醉卧在花树下,身子的一半倒被落花埋住了。这两句写酒醉后躺在树下不省人事,而且时间已经很久了。因为有芳树、落花作陪衬,醉态也显得非常优美。诗情画意,油然而出。

唐代诗人 卢纶 《春词》
6.落时犹自舞,扫后更闻香。

唐·李商隐《和张秀才落花有感》。这两句的大意是:花在陨落的时候尚且翩翩起舞,被扫在一处以后越发可闻到它的余香。前句是从视觉感受写,后句是从嗅觉感受写。落花不因凋零而呈现衰飒之态,不仅“犹自舞”,而且令人“更闻香”,这种精神实可嘉许。可用来咏落花。

唐代诗人 李商隐 《和张秀才落花有感》
7.落花满春光,疏柳映新塘。

唐·储光羲《答王十三维》。这两句大意是:阵阵落花,也能带给人春光满园的感觉,池塘边几株青翠的杨柳与一池碧绿的春水互相辉映。这两句写暮春景色而仍清新如画,充满意趣,反映了作者积极乐观的情怀。

唐代诗人 储光羲 《答王十三维》
8.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宋·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这两句大意是:人孤零零地站在落花中,双飞的春燕在微雨中穿行。这两句借用了五代·翁宏《春残》诗的原句。二句看似写景,实际是写人的情态。“落花”往往使人产生伤感之情,“徽雨”每每带给人缠绵之意,而“燕双飞”越发衬托出“人独立”的孤寂,可见这两句所包含的“情”还是很深沉的。可用于表现暮春怀人的情景,或借鉴其融情干景的写作手法。

北宋词人 晏几道 《临江仙》
9.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五代·南唐·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这两句大意是:好像落花随着流水飘荡一样,那象征美好生活的春光一去不复返,一在天上,一在人间,永远无法再得到了。这几句表现李煜江山易主的愁恨和故国难回的痛苦心情。作者连用“流水”不复返,“落花”不回枝,“春去”不再来,比喻欢乐的一去永不复返;并用“天上人间”比喻昔日帝王生活和今日阶下囚生活的天壤差别。而在“流水落花”一句的后面里加上一个浓重的感叹词“也”,把他的悔恨、悲愁、痛苦的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南唐第三任国君,后亡国被俘,被宋太宗毒杀 李煜 《浪淘沙令》
10.桃园定在深处.涧水浮来落花。

唐·刘长卿《寻张建山居》。这两句大意是:张逸人隐居的桃园一定在山深处,因为随着涧水浮来了落花。《寻张逸人山居》原诗为:“危石才通鸟道,空山更有人家。~。”诗作描绘了张逸人幽静的山居。此二句写诗人寻找张逸人隐居的住处而不得,正焦急时,忽见随着涧水浮来散落的桃花,诗人大喜,断定张逸人一定居住在深山中,朔洄而上可以找到他。诗句虽为对张逸人隐居的地方加以描绘,但我们完仝可以联想到那里一定有青山、绿水、桃林、野花.隐居者的闲遣情怀由此可见。

唐代诗人 刘长卿 《寻张建山居》
11.问余别恨知多少?落花春暮争纷纷。

唐·李白《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这是李白回忆与好友元演旧日的游踪而写给元演的一首长诗。这两句大意是:若要问我别后的离恨有多少?就像暮春时节的落花那样纷纷扬扬争着飘舞。李白此名句和李煜“同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句法一样,都是上句设问,下句用比喻作答。李煜词以一江春水为喻,状愁的深长不断;李白诗以暮春落花为喻,状愁的纷繁无边,异曲同工,各擅胜坊。写离愁别恨、思念之苦,可化用此名句的意境和表情手法。

唐代诗人 李白 《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
12.蝶粉轻沾飞絮雪,燕泥香惹落花尘。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蝶粉:蝴蝶翅上的粉末。飞絮:在空中飞舞的柳絮。燕泥:燕子作巢时所衔的泥土。这两句大意是:蝴蝶翅上的细粉轻轻地沾在雪花一般漫天飞舞的柳絮上,燕子所衔的泥土混和着落花的清香。这阿两句生动地表现了蝴蝶在蒙蒙飞絮中翩翩起舞,燕子在阵阵落花中来往穿行的暮春景色。不仅词清句丽,而且有优美的情思,可用以描写富有动感的春色。

元代杂剧作家 王实甫 《西厢记》
13.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唐·张泌《寄人》。这两句大意是:只有春庭上空的明月仍然多情,为满腹离愁的人照着地上的落花。张泌曾与一个女子深情相爱,分别后音信杳然。诗人积思成梦,梦中去到了女子的居处。而梦醒之后,一切皆空,只有庭中明月,照着满地落花。全诗是:“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诗人通过溶溶结冷月、片片落花等典型景物的描写,含蓄地反映了不见所爱的孤寂和深婉缠绵的离愁。

唐代作家 张泌 《寄人》
14.墙头雨细垂纤草,水面风回聚落花。

唐·张蠙《夏日题老将林亭》。纤:细。回:旋。这两句大意是:雨虽然很细,已使生在墙头的小草纷披下垂;湖面上吹过一阵阵轻微的旋风,把浮在水上的落花聚拢在一起。这两句句的原意是表现“侯门”衰败的景象,现在可引以描写春末夏初的庭院景色。

唐代诗人 张蠙 《夏日题老将林亭》
15.春风堪赏还堪恨,才见开花又落花。

唐·雍陶《过南邻花园》。这两句大意是:春风有讨人喜爱之处也有令人怨恨之处;因为它才吹开了春花,又匆匆吹落了春花。《过南邻花园》原诗为“莫怪频过有酒家,多情长是惜年华。~。”诗作抒发了诗人珍惜春光、珍惜年华的思想。在诗人看来,吹风吹绿了大江南北,吹红了桃李,但转瞬间又将百花吹落,有功有过,确是“堪赏还堪恨”。“才见开花又落花”以春光短促隐喻人生短暂。可以此二句抒发惜春之情,抒发“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的情思。

唐代诗人 雍陶 《过南邻花园》
老办法 Copyright (C) 2009-2012 www.laobanf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201398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