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柳宗元《斩曲几文》。诰谀(chǎnyú产竽):谄媚阿谀,奉承,宜:应该。进两句大意是:对于那些谄媚阿谀的人和话应该警惕.对于那些正直无曲的人和话应该宣扬。谄媚阿谀者讨好以售其私.所以应浚警惕;正直无曲者为公忘私,所以应该宣扬。进两句用于说明要正确对待谄谀者和正直者。
唐朝文学家 柳宗元 《斩曲几文》西汉·戴德《大戴礼记·文王官人》。面誉:当面奉承赞誉。情:诚实。这两句大意是:当面奉承赞誉人的人往往不忠诚,掩饰自己本来面貌的人往往不诚实。当面奉承的人往往是投机取巧者,他们的奉承并非出于真诚,常常是在背后又说人的坏话。所以宋人林逋在《省心录》里就说:“面誉者,背必非。”那些掩饰自己本来面貌的人,肯定有见不得人处,一定是不诚实者。这两句可用来揭穿或讥讽虚伪的奉承和矫情,提示人们要善于识别真伪。
汉朝学者 戴德 《大戴礼记·文王官人》春秋·晏婴《晏子春秋·内篇向上》二十。刻:苛刻。谀(yu余):谄媚,奉承。这两句大意是:不掩盖别人的贤良,不隐蔽别人的长处,不苛待下级,不谄媚上司。这几句写一种刚直无私的品格,针砭那些嫉贤妒能、媚上压下的人,至今仍可借鉴。
又称晏子,春秋政治家、思想家 晏婴 《晏子春秋·内篇向上》战国·荀况《荀子·修身》。非:批评。当(dàng荡):恰当,正确。是:肯定。谄谀(chànyú产余):阿谀奉承。赋:败坏.伤害。这几句天意是:批评我批评得正确,他就是我的老师;肯定我肯定得正确.他就是我的老朋友;一味对我阿谀奉承者,正是要败坏我的人。作为识人、择友、自我修养的格言,~等句仍有借鉴意义。
荀况,战国末期思想家 荀子 《荀子·修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