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刘基《连珠》。厉:跳跃。这两句大意是:老虎在跳跃前,总要把身子伏在地下,然后才跳起来。《水浒传·景阳冈武松打虎》写道:“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撺将下来。”两爪在地下按按,就是身子下伏:“和身望上一扑”,就是向前跃去。~两句现可用以写老虎跳跃的情状。
明朝开国功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 刘基 《连珠》元·于汝玉《虎》。风括地:旧说:“云生从龙,风生从虎”,虎来随之风起。括:包容。括地意谓席卷大地。雄跳:奋力跳跃。劢(mài迈):一作“励”,通“厉”,跃起。这两句大意是:一声长啸,狂风席卷大地;三伏三跃,众兽成群奔逃。这两句写猛虎的声势雄威和群兽胆慑逃窜之状,可用于描写猛虎或其它猛兽的声威。
元代学者 于汝玉 《虎》元·迺贤《答禄将军射虎行》。嗥(háo毫):野兽吼叫声。睒睒(shǎn闪):闪烁的样子。这两句大意是:猛虎当道,张口磨牙发出嚎叫,两道目光炯炯闪烁,带着花斑的虎尾直竖横摇。写出猛虎凶恶可怕的样子,读之令人色变。
元代回族诗人 迺贤 《答禄将军射虎行》清·金志章《岔道射虎行为李守戎作》。睒睒(shǎn闪):闪烁的样子。尻(kāo):屁股。踞:蹲。山魈(xiāo消):又名山臊、山萧,形似猴,头大尾短,眼黑鼻红,状貌丑恶,旧时称为山怪。这两句大意是:双睛射焰如电光闪烁,尾巴从耸起的屁股后高高直竖像支枪杆。伏在地上大叫一声大地像要震裂,深山里的百兽山怪都吓得逃匿躲藏。这几句用夸张的手法描写老虎可怖的形貌和声威,令人读之色变。描写老虎凶猛的形象可作参考。
清代诗人 金志章 《岔道射虎行为李守戎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