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人名言

1.后来者居上。

汉·司马迁《史记·汲黯列传》。本句大意是:后来的人超过了先前的人。这本是大臣汲黯对汉武帝说的一句话。汲黯反对任用张汤一类酷吏,然而,这些人很快便荣升高位。汲黯不满,进谏武帝说:“陛下用群臣如积薪耳,~。”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皇帝陛下用人就好像是堆柴禾,先来的在下边,后来的反倒在上边;而其本意却是指新人提拔太快,职位反而在旧有的人之上。这句话说得很形象,也很生动,后人便经常引用,但引用的角度变了。它不是用来表示不满和反对后来者超越前人,相反,却成了赞许、支持与肯定后来者超越前人的俗语。

西汉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 司马迁 《史记·汲黯列传》
2.书籍是前人的经验。法国文艺复兴时期作家 拉伯雷
3.所谓壹刑者,刑无等级。

>战国·商鞅《商君书·赏刑》。这两句大意是:所谓统一刑罚,就是量刑不论人们的等级,商鞅在《赏刑》一文中提出了三个政治主张,即壹赏、壹刑、壹教。商鞅说:所谓统一刑罚,就是刑罚不分人的等级,自卿相将军到大夫平民,有不服从国君命令、违犯国家禁令,破坏国家制度者,就判处死刑,决不赦免。以前立过功劳,以后办了坏事,不因此而减轻刑罚,以前有过善行,以后有了罪过的,不因此而破坏法律。忠臣孝子有了过失,也必须按照罪的大小来判刑。商鞅提出的“刑无等级”的主张,显然是对“刑不上大夫”的大胆挑战,有其进步意义。但在商鞅所处的时代,是无法实现“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今天,实现“刑无等级”有了现实的可能,但还必须彻底消除“刑不上大夫”或“重刑不上大夫”的流毒才行。

战国时期政治家,思想家 商鞅 《商君书·赏刑》
4.必出于己,不袭蹈前人一言一句。

唐·韩愈《南阳樊绍述墓志铭》。袭:抄袭。蹈:踩,这里是模仿的意思。这两句大意是:必定出于自己的创造,不抄袭模仿前人的一句话。这两句也是强调作诗为文时语言创新的重要性的,可与“师其意,不师其辞”、“惟陈言之务去”互相参看。多引用以论述文学创作中语言创新的必要性。

唐代文学家 韩愈 《南阳樊绍述墓志铭》
5.正确对待前人理论,学百家之长,自主创新。 陈国达
6.长江水一翻后浪推前浪,人世间一辈后人换前人。评书表演艺术大师 单田芳
7.讲出前人未讲过的话,这才是诗人的标志和特征。美国作家 爱默生
8.如果说我看得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上。英国科学家 牛顿
9.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的拓荒者,永远是不朽的。日本小说家 剧作家 武者小路实笃
10.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面前人人是平等的。英国法学家 波洛克
11.诗家虽率意,而造语亦难。若意新语工,得前人所未道者,斯为善也。

宋·欧阳修《六一诗话》引梅尧臣语。诗家:诗人。率意:任意,随意。造语:创造新的语言、词汇。斯:此。善:好。这几句大意是:诗人们虽然可以随意写作,但要创造出新奇的语言来仍是很困难的。如能作到命意很新颖,语言也往工巧,说出了前人从来没有说过的内容和语言,这才是最高超的。这几句虽然是针对诗歌而言的,但也适用于其它文学形式。可供引用说明在文学创作中贵在创新,力求在立意、语言、手法、风格等方面都有所独创。

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欧阳修 《六一诗话》
12.人之于利,如蹈水火焉。前人虽败,后人复起,如彼此无已,谁止之者?春秋大臣 郤诜
13.一派青山景色幽,前人田地后人收。后人收得休欢喜,还有后人在后头。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范仲淹 《书扇示门人》
14.当我们在此刻感觉到含在口中的酸楚,也就应该在此刻珍重,身上衣、眼前人的幸福。当代女作家 铁凝
15.假如传统或“世代相传”的意义仅是盲目地或一丝不苟地因循前人的风格,那么传统就一无可取。英国诗人 艾略特
老办法 Copyright (C) 2009-2012 www.laobanf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201398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