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武则天《臣轨下·诚信章》。信:信任,理解。本句大意是:如果父子之同互不信任,那么就不会有和睦团结的家庭。要处理好家庭、父子关系,促进家庭和睦,此条可作借鉴。
中国历史上唯一女皇帝 武则天 《臣轨下·诚信章》汉·郑玄注解《孝经·谏诤章》。争:同“诤”,直言规劝。这两句大意是:父亲能有敢对自己直言规劝、及时忠告的儿子,就不会犯大过错而披上不义的罪名。《孝经》是宣扬封建孝道和孝治思想的儒家经典,本不足为训,但这两句可用以说明儿子看到做父亲的有错误言行,应直言相劝,免得他犯更大的错误;父亲见到儿子敢对自己提意见,应被欢迎。从这个每角度理解,还是有借鉴意义的。
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 《孝经·谏诤章》唐·杜甫《百忧集行》。索:讨,要。痴:无知。这两句大意是:无知的小儿子不懂得父子之礼,在门边生气地哭喊着要父亲给他饭吃。~以无知小儿怒啼索饭的细节,生动地反映作者当时一家人无衣无食的艰辛处境。小儿的天真无知之举,更能衬托出诗人内心的忧戚感伤之情。这种表现手法是值得借鉴的。
唐代诗人 杜甫 《百忧集行》战国·孟轲《孟子·滕文公上》。敏:同。“序”。这几句大意是,父子之间有骨内之亲,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夫妻之间有男女之别.老少之间有尊卑之序.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讲的是封建社会的人际关系和行为准则.用以维系封建的社会秩序,现在人们谈封建社会的人际关系时,还常常引这几旬概括而又典型的话。
孟轲,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 孟子 《孟子·滕文公上》有征收布帛的赋税,有征收粮食的赋税,有征发人力的赋税。君子征收了其中一种,就缓征其他两种。同时征收两种,百姓就会有饿死的了;同时征收三种,就会使百姓们父子离异各顾自己了。
孟轲,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 孟子 《孟子·尽心下》口对于美味,眼睛对于美色,耳朵对于好听的声音,鼻子对于香味,四肢对于安逸,(都是极喜欢的,)这是天性,(但能否享受到,)其中有命的作用,所以君子不强调天性。仁对于父子关系,义对于君臣关系,礼对于宾主关系,智慧对于贤者,圣人对于天道,(都是极重要的,)这都由命决定的,(能否得到它们,)其中也有天性的作用,所以君子不强调命的作用。
孟轲,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 孟子 《孟子·尽心下》《孔子家语·六本》良药虽然苦但是对疾病的康复是有利的,忠言虽然很刺耳,但是对于以后的德行操守是有好处的。商汤因为敢于面对直言忠臣而昌盛起来,夏桀因为阿谀奉承而失掉了天下。要是国君没有敢于直谏的大臣,父亲没有敢于争辩的儿子,兄长没有能和他争论的弟兄,普通人没有敢于挑刺的朋友的话,看起来像是没有任何过错,实则就是有错的。所以我说:‘国君的错,大臣能够直谏;父亲的错,儿子可以争辩,兄长的错,弟弟要纠正,自己的错,朋友会给你挑刺。’这样的话国家就没有亡国之兆,家里就没有分裂的厄运,父子兄弟就没有大的过失,自己也不会没有朋友。
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 《孔子家语·六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