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名言

1.无征不信。

西汉·戴圣《礼记·中庸》。征:证验,证明。本句大意是:没有经过验证的说法,都不能相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事实胜于雄辩。只有经过验证的理论,才是真理。因此,不管你说得如何好,说得如何动听,未经过验证的理论和事实,我不能给予全信,表明了作者重视实践的观点。

西汉学者 戴圣 《礼记·中庸》
2.不患践言之难。元代文学家 苏天爵
3.力行而后知之真。明末清初思想家 王夫之
4.读十篇不如做一篇。

清·唐彪《文章多做始能精熟》。本句大意是:纵使读十篇文章,还不如认真做一篇文章。此条看似单纯阐述读与写的关系,其实暗含知与行的关系,是这种传统文化观念的无意识流露。名句通过空读十篇不如实做一篇的数字反差,说明并强调实践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它语言质朴,说理实在,使人容易接受。

清代文人 唐彪 《文章多做始能精熟》
5.理论是实践的眼睛。中国新闻记者政论家、出版家 邹韬奋
6.实践是思想的真理。俄国作家 车尔尼雪夫斯基
7.知所不豫,行且通焉。

清·王夫之《思向录·内篇》如果有不明白的事,只要实践就可以弄通了。

明末清初思想家 王夫之 《思向录·内篇》
8.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

明·周立《饮酒》。践:指实践。这两句大意是:假如一句话都不能付诸实践,纵然空读万卷诗书也是枉然。此名句旨在阐述读书与实践的关系,强调读书的目的在于指导行动,只会读书却不能付诸实践的人,学问再多也无用处。在写作上,名句以“一语”对“万卷”,通过“一”与“万”的对比的反差,较为直观地强化了要说的道理。

明代诗人 周立 《饮酒》
9.哑子尝黄柏,苦味自家知。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金玉奴棒打薄情郎》。黄柏:中药,味极苦。这两句大意是:哑巴尝了黄柏,苦味能品出来,只是说不出而已。黄柏味极苦,哑巴尝了黄柏,一样能品出其苦味来,只是他说不出来而已。此二句是说,只要身经其事,是非曲直自然很清楚,有些人善于讲出来,有些人不善于讲出来,不讲出来并非不知道,正如前人所言:“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可以此二句说明只要亲身体察,谁都能得出正确结论。

明代文学家、戏曲家 冯梦龙 《古今小说·金玉奴棒打薄情郎》
10.言之难尽,而试之易知也。

晋·傅玄《马钧传》难以讲清楚的道理,用实际行动来加以验证,就容易明白了。

西晋初年文学家、思想家 傅玄 《马钧传》
11.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陈云
12.不涉太行险,谁知斯路断。 欧阳坚石
13.理论是军官,实践是士兵。意大利艺术家 达·芬奇
14.科学是将领,实践是士兵。意大利艺术家 达·芬奇
15.只有实践能克服经验的错误。 巴人
热门名言

1.教训的名言

2.恋爱的名言

3.财富的名言

4.爱人的名言

5.英语的名言

6.罪的名言

热门经典语录

1.康有为的经典语录

2.苏霍姆林斯基的经典语录

3.周汝昌的经典语录

4.墨子的经典语录

5.冯梦龙的经典语录

6.柳传志的经典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