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阶宜有此花开,金鼎调香宰相才。莫谓人间无彩笔,写将秾艳入云台。

—— 明代僧人 德祥 《芍药》

名言解释:

明·德祥《芍药》。

金鼎调香:用金子铸的鼎烹调芍药。芍药除有观赏价值外,还可以入药。其根性微寒,可止痛、养血。和于兰、桂五味等可作调料,有去病助食之效,故韩愈有“五鼎烹芍药”之句。宰相才:古称百花以牡丹为第一,称花王;芍药为第二,称花相。这两句大意是:玉石台阶前最宜有芍药盛开,它既可用金鼎调香助食,又具备花相之才。

诗的下二句是:“莫谓人间无彩笔,写将秾艳入云台。”彩笔,喻文才;云台,台名。汉永平中,明帝追感前世功臣,曾将二十八将画在云台上。后二句大意是:莫要说人间没有画师高手,定会有人把花相的艳姿浓态画于云台,以彰其功。用拟人和用典的方法写芍药,别有意趣。

更多 关于笔的经典语句

1.心正则笔正。

宋·苏轼《书唐氏六家书后》。心正:指人的思想、品行端正。笔正:指书法纯正。本句大意是:只有思想、品行端正,下笔写字才会书法纯正。“~”本是唐代大书法家柳公权回答穆宗问他为什么善于用笔对说的话,意思是思想纯正,没有邪念,写字就会写得纯正,合乎章法。其实“心正”与“笔正’之间并没有必然的直接联系,但一个人的才识、学问甚至性格、品格等修养,往往能通过书法体现出来。如风流倜傥的人,字也多半写得潇洒飘逸;忠厚淳朴的人,字也大都写得朴实无华。作者云“~”,无非是强调作人要注意思想品德的修养,这是至今我们都应该认真借鉴的。这句可供论述书法艺术中个人品质修养的重要性。

北宋文学家 苏轼 《书唐氏六家书后》
2.下笔风起云涌。明末清初文学家 蒲松龄
3.不动笔墨不读书。中国革命家和教育家 徐特立
4.笔是思想的舌头。西班牙小说家 塞万提斯
5.笔下龙蛇似有神。唐代书法家 张怀瓘
老办法 Copyright (C) 2009-2012 www.laobanf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201398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