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为五斗米折腰。

—— 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 陶渊明 《晋书·陶潜传》

名言解释:

《晋书·陶潜传》

五斗米:晋代县令的俸禄,后指微薄的俸禄;折腰:弯腰行礼,指屈身于人。比喻为人清高,有骨气,不为利禄所动。

更多 陶渊明经典语句

1.福不虚至,祸不易来。

晋·陶渊明《命子》福和祸都不是无缘无故地来临的。

《命子》
2.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发,指老人。人年老后,头发变白再变黄。垂髫(tiáo条):指儿童。古代孩子头发下垂称,“髫”,长大后就把头发束起来。这两句大意是:无论是老人还是孩子,都生活得高高兴兴,快快活活。桃花源是陶渊明幻想中的乌托邦,那里与世隔绝,“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男女老少都生活得“怡然自乐”。这里的“黄发垂髫”,实际上指代“人人”。现在可化用以形容社会主义条件下农村的富足景象及人们的愉悦神态。

《桃花源记》
3.酒能祛百虑,菊为制颓龄。

晋·陶渊明《九日闲居》。祛(qū去):驱除。制:限制。颓龄:衰年。这两句大意是:饮酒能驱除一切忧虑烦恼,食菊能扼制自己的衰老。喝酒能麻痹人的神经,所以人能够在饮酒后暂时忘却人世的一切忧虑;菊花纯洁清高,能作药用,食菊可以散风清热,平肝明目,静心除病,延年益寿。陶渊明出于对当时污浊的社会现实的憎恶而归隐田园,他饮酒食菊,忘忧祛病,过着一种闲适自在、心旷神怡的恬淡生活,自然有益于身心健康。~是他总结的一种养生之道。

《九日闲居》
4.奇文共欣赞,疑义相与析。

晋·陶渊明《移居二首》其一。奇文:新奇、精美的诗文。疑义:指诗文中的疑难之处或见解分歧的地方。相与:互相。这两句大意是:得到新奇、精美的诗文,便与朋友、邻居们共同欣赏,遇有疑难问题或意见分岐,就互相分析、讨论。原诗是表现作者归隐田园后的闲适自得生活的,这两句写自已日常与朋友谈诗论文的欢乐。可供说明阅读文学作品时应经常与别人交流看法,以加深理解,提高鉴赏能力。也可只引前一句反用其义,以“奇文”指代那些奇谈怪论,讽刺某些人经常散布一些破格之谈;以“共欣赏”指让大家共同见识,分析批判。

《移居二首》
5.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晋·陶渊明《归园田居五首》其二。道:只说。桑麻:泛指各种农作物。这两句大意是:彼此相见之后不谈其它的话题,只说桑麻等农作物生长的情况。诗表现作者归隐后常与农民交往,一切尘俗杂虑都已屏绝,只关心农事,这两句则高度概括了这种生活情况。可供描写乡间质朴的民风时引用,也可用于表现人们常常在一起谈论共同关心的某些事情。

《归园田居五首》

更多 关于气节的经典语句

1.奋不顾身,临时守节。

宋·苏轼《乞擢用刘季孙状》。临时:到关键时刻。节:节操。这两句大意是:奋勇拼搏,不考虑个人安危,到了关键时刻,能够坚守自己的节操。可用于赞扬勇于对敌斗争,能够坚持气节的人。

北宋文学家 苏轼 《乞擢用刘季孙状》
2.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宋·文天祥《正气歌》。时穷:指时世艰危。节:刚毅忠贞的气节。见:同“现”,表露,显现。丹青:本为不易泯灭的红色、青色颜料,通常借指绘画,此处借指史册。这两句大意是:时局艰难的时候不屈的气节就表现出来,一一记在史册上,垂名后世。《正气歌》是宋末民族英雄文天祥兵败被俘后关押在元人狱中的作品,表现了作者不屈不挠、视死如归的浩然正气。这两句歌颂古往今来临危不惧、为国捐躯的仁人志士的刚正气节,“时穷节乃见”与鲍照的“时危见臣节”,韩愈的“士穷乃见节义”一脉相承,都是表现艰难时世对人的考验。

南宋民族英雄 文天祥 《正气歌》
3.不易穷变节,不易贱易志。汉代文学家 桓宽
4.不为穷变节,不为贱易志。汉代文学家 桓宽
5.竹死不变节,花落有余香。

唐·邵谒《金谷园怀古》。这两句大意是:竹子即使是死了,也不会改变它坚实的骨节;花儿即使飘落到地上,也依然保留着残余的芳香。用青竹至死而竹节不变,落红坠地面余香犹存,喻志士仁人至死不渝的高尚气节。借物性喻人理,以咏物抒怀古之情,这一写作方法现在仍可借用。

唐代诗人 邵谒 《金谷园怀古》
老办法 Copyright (C) 2009-2012 www.laobanf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201398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