祸生于欲得,福生于自禁。

—— 西汉经学家,文学家 刘向

更多 刘向经典语句

1.知恩图报。

得到别人的恩德,要懂得回报与他人。

《说苑·复恩》
2.楚弓楚得。

楚国人丢失弓,拾到的仍是楚国人。比喻自己的东西虽然丢了,拾到它的人并不是外人。汉·刘向《说苑·至公》:“楚共王出猎而遗其弓,左右请求之。共王曰:‘止!楚人遗弓,楚人得之,又何求焉?’”

《说苑·至公》
3.安步以当车。

汉·刘向《战国策·齐策四》。本句大意是:缓步而行,当作做车。原文此句所在的一段为:“晚食以当肉,~,无罪以当贵,清净贞正以自虞。”是教育人要知足,不要贪求功名利禄。古代贵族出必乘车,所以用~形容安贫乐道。现在多仅甩其字面的意思,形容在自愿或不得已的情况下,以步行代替坐车。

《战国策·齐策四》
4.成大功者不小苛。

汉·刘向《说苑·政理》。小苛:在小事上苛求。本句大意是:想要办大事业的人,不在小事上过多地苛求。此句是谈整体和局部,主流和支流,大业和小事之间的辩证关系。在作者看来,应以整体、主流、大业为重,不应在局部、支节、小事上过多地苛求。可以此句分析大事、小事的关系,劝诫人们着眼于大局。

《说苑·政理》
5.智士者,国之器。

汉·刘向《新序》智士:有才智的人。器:人才。

《新序》

更多 关于祸福的经典语句

1.婚姻,祸福之阶也。

《国语·周语中》。阶:阶梯。本句大意是:婚姻,是通向灾祸或幸福的阶梯。婚姻一向对人的生活带来重大的影响,历来被认为是人的终身大事,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结婚之后,夫妻共同生活,朝夕相处,不但经济上合为一体,精神生活也须协调一致。如果感情契合,志趣相同,互敬互让,夫良妻贤,和睦共处,那么对于男女双方来说,都是莫大幸福。如果感情不合,互不相谅,争吵不断,那么对于男女双方都是一种痛苦;更甚者打闹不止,或者各有外遇,将会给家庭和个人带来不可料想的灾祸。婚姻,可以使人幸福,也可以给人带来痛苦和灾难。所以,对于婚姻大事,不可不慎而又慎。这两句可用来说明婚姻对人生的重大意义,也可用以说明要慎重对待婚姻大事。

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著作 《国语》 《国语·周语中》
2.祸不妄至,福不徒来。西汉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 司马迁 《史记》
3.祸福无门,唯人所召。

春秋·左丘明《左传·襄公二十三年》。无门:没有来路。召:引来。这两句大意是灾祸或福分没有别的来路,全由人们自己召来。无论灾锅或福分,都没有定数,其降临并非出于冥冥的天意,而是由人们自己的作为导致的,这两句体现了古人在祸福问题上的唯物观念,是可贵的。多用于说明灾祸之起由于人事,应注意避祸趋福,不可怨天尤人。

春秋时期史学家,盲人 左丘明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4.不以死生祸福累其心。

宋·王安石《答陈尼书》。累:带累。本句大意是:不因死生祸福诸事带累自己的思想。谁无死生,谁无祸福?死生祸福,这是人生必然碰到的客观存在。生和福固然好,死和祸固然不好,但是经常为长生不老.为避祸求福去进行无谓的思索,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又有什么用处?不如超脱这些无谓的思考,让生活过得轻松一些,充实一些,有意义一些。王安石云;“~,此其近圣人也。自非明智不能及此。”我们应该追求这种明智的精神境界。本句可用于倡导人们超脱死生祸福的无谓牵累,置死生祸福于度外,轻装投身于现实事业的追求中。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王安石 《答陈尼书》
5.存亡祸福,其要在身。西汉经学家,文学家 刘向
老办法 Copyright (C) 2009-2012 www.laobanf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201398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