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代小说家 吴敬梓 《儒林外史》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三回。
烂:煮烂,指肉类用水煮后,熟得很透。这两句大意是:钱花到了,事情就办成了;火候到了,猪头就煮烂了。
旧社会官衙,依法受贿成风,应该办的事情,不花钱也能办成。这就像煮猪头一样,火候不到就煮不烂,火候到了就烂了,而办公事的火候就是钱。以“火到猪头烂”比喻“钱到公事办”,十分形象,并带有尖锐的调侃和讽刺意味。这两句多用来揭露旧社会官场的腐败。
更多 吴敬梓经典语句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四回。七寸:从蛇头向下七寸的地方,是蛇的心脏所在,引申为致命处。本句大意是,打蛇要打最要害的七寸部位,方可一举奏效。捕蛇时,要对准蛇的要害部位去打,方可一举奏效;否则受了伤的蛇会给人带来更大的危险。所谓“断蛇不死,刺虎不毙,其伤人则愈多”(见宋·苏轼《续欧阳子朋党论》),就是这个道理。在政治、军事斗争中,也可普遍使用这条规律,那就是要抓住敌人的要害,给敌人以致命的打击。以此句说明要打击敌人的要害部位是很恰切的。
《儒林外史》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三回。本句大意是:再清廉公正的官员,也难以判断家务纠纷中的是非。家务纠纷难以处理,是因为家庭矛盾大都是些陈芝麻,烂谷子的小事,头绪纷繁,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提起来便是事,放下来就没事,外人很难弄明白。在当代的家务纠纷中,还含有两代人不同观念,不同审美情趣,不同爱好的“代沟”,因而很难讲清谁是谁非。即使是清正廉洁的官员,也难以公平地处理家务矛盾。这句话已成为人们的口头熟语。
《儒林外史》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九回。本句大意是:夫妻之间没有隔夜的仇怨。这是一句民间俗语,意思是夫妻之问吵架、拌嘴、闹矛盾,仇怨不会长久,不过一夜俩人就会言归于好,恩爱如除了。~虽是一句俗语,却是长期纵观社会生活现象而总结概括出米的经验之谈,它符合人们的生活规律,因此具有典型性和普遍意义。这句俗语使用率很高·每当走妻特别是年轻夫妻吵嘴、闹矛盾时,周围的人常常会劝解说“~”.希望他们很快和好。
《儒林外史》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四回。割股:割大腿上的肉来给病人治病。本句大意是:医生恨不得割了自己身上的肉给病人医病。本句赞扬救死扶伤的医德,为了救护别人,不惜自我牺牲;也可用来比喻为救助他人而不顾个人得失的献身精神。
《儒林外史》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四回。本句大意是:畅开直说,无所隐蔽,无所保留。这句话表示一种爽快的讲话态度,今有“打开窗户说亮话”的俗语与此同义。可用以表示诚恳的心态和直爽的谈吐风格。
《儒林外史》更多 关于钱的经典语句
见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回。通:相通,通连。本句大意是:钱能使人与神仙相通。在阶级社会里,人们利用商品交换来互通有无,而钱具有商品交换和商品贮存的职能。人们离不开钱,许多人爱钱如命,也有许多人用钱来进行不正当的甚而肮脏的交易。人们就用“~”来比喻只要有钱,什么都能办到,也有说“有钱能使鬼推磨”的,与此意同,均属贬义,可用以进行疯喻。
元末明初文学家 施耐庵 《水浒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