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延巳简介:五代南唐词人,官至宰相
冯延巳经典语录
五代·南唐·冯延巳《鹊踏枝》[谁道闲情]。本句大意是:不顾镜子里的红颜日益消瘦。这里勾画出一个借酒浇愁的词人自我形象。原词的上阕是:“谁道闲情抛弃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词人的面容本是红润的,整日醉酒,则必然要变得憔悴。然而,为了消愁,还是每天在花前“病酒”,眼见镜子里自己的红颜逐渐消瘦下去,也在所不顾。这句词在原作中是表现思念意中人的惆怅情怀的,可以引申其意,用来表现人生中各种类型的苦闷情绪,或者表现为了实现某一目的而不辞辛劳的心情。
《鹊踏枝》五代·南唐·冯延巳《鹊踏枝》[几日行云]。寒食:节名,在清明前两日。本句大意是:寒食前后,道路边开满了五颜六色的各种花草。本句在原词中是以“百草千花”暗指妓女的,但就其字面来看,用以描写春景也是佳句。
《鹊踏枝》五代·南唐·冯延巳《谒金门》[风乍起]。乍:忽然。皱:皱折,指春风漾起的波纹。这两句大意是:忽然拂过一阵春风,平静的池水荡出细细的波纹。这是一首描写闺中女子无法排遣春愁,盼望所思念的人到来的词。~语意双关;春风不仅吹皱了池水,也吹动了女子的春心。词句表面写景,而情思自至,遂流传千古。后人多用这两句形容平静的心境突然产生了波动;也用以说明一件新事物的出现打破了原来平静的生活,引起了新的变化。
《谒金门》五代·南唐·冯延巳《鹊踏枝》[谁道闲情]。闲情:指那种不知所来而又莫可名状,令人愁苦而又无法摆脱的情绪。惆帐:指内心恍有所失又恍有所求的哪种迷惘而又无可奈何的情意。这几句大意是:谁说那闲情早已抛却了呢?每逢春天到来,惆怅哀愁依然像过去一样萦绕在心头。这几句写出冯延巳所特有的一种莫名而永存的愁怨惆怅的感情,这种无法摆脱的闲愁到春末尤为难捱。它很能代表冯延巳的鲜明个性和他词作的特色。
《鹊踏枝》五代·南唐·冯延巳《蝶恋花》[六曲阑干]。偎:紧贴着,挨着。这几句大意是:碧绿的杨柳依偎着曲曲折折的栏杆,在轻柔的小风中舒展着黄金般的柳丝。小小庭院,六曲阑干,轻风习习,杨柳依依,构成精新美丽的画面。这幅画图中的“杨柳”尤为可受动人,“偎”和“展”两个动词极为有情。可用来描写庭院中的杨柳。
《蝶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