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的名言

76.布帛寻常,庸人不释;铄金百溢,盗跖不掇。

战国·韩非《韩非子·五蠢》。寻常: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寻,倍寻为常。庸人:普通百姓。释:舍弃不取,铄(shuo朔):熔化。溢:同“镒”,古代重量单位,二十两(一说二十四两)为一镒。盗跖:指春秋时奴隶起义领袖柳下跖,旧时诬为贪财的强盗,故名前冠一“盗”字。掇(dUO多):拾取。这几句大意是:普通的布帛虽然仅有“寻”、“常”那样长,一般百姓不肯丢手;熔化灼烫的金子多达百镒,连最贪心的盗跖也不敢去拾取它。韩非为了说明“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的道理,举了~的浅显事例作为论据。实行严刑峻法,如熔金烫手,最贵重的东西连最贪心的人都不敢轻拿妄取;没有刑罚约束,人人有恃无恐,哪怕是最微薄的东西普通人也会争夺不休。这个例子突出了“法”的威慑力量。韩非善于举例证,打比喻以加强说服力,值得学习。

战国末期哲学家 韩非 《韩非子·五蠢》
77.自古乱亡之国,必先坏其法制,而后乱儿之。

宋·欧阳修《新五代史·王建立传》。这几句大意是:自古以来那些混乱衰亡的国家,都是维系秩序的法律制度首先崩溃,然后祸乱接踵而来。欧阳修著《五代史》时,有感于后汉郭威因一时喜怒而擅自更换大臣的史实,指出法制遭到玻坏,祸患必定随之而来,因为法制不存,必生偏阿;惩劝不明,风败俗浊;劳臣不赏,不可劝功;死士不赏,不可励勇。风俗败坏,民心生怨,将相不肯出力,祸乱还能不生吗?这几句说明法律是关系到国家存亡的大事,不可恃权易法,随心所欲。

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欧阳修 《新五代史·王建立传》
78.自由是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任意行事的权利。法国思想家,法学家 孟德斯鸠
79.人民始终不懈的追求在法律面前的平行权利。
80.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中国近代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 梁启超
81.法律应对人有权威,而不是人对法律有权威。 波萨尼亚
82.执政官是说话的法律,法律是无声的执政官。古罗马政治家 西塞罗
83.我们是法律的仆人,以便我们可以获得自由。古罗马政治家 西塞罗
84.法律总是把全民的安全置于个人的安全之上。古罗马政治家 西塞罗
85.在暴力的喧嚣声中,法律的声音显得太微弱。 马略
86.法律吸吮穷人的膏血,而富人却掌握着权柄。英国诗人 哥尔德斯密斯
87.习惯没有法律那样明智,可它们往往更盛行。英国政治家和文学家 狄斯累利
88.因为需要才有法律,但需要自己却不服从法律。古罗马哲学家 绪儒斯
89.入乡随俗,这是规矩中的规矩,法律中的法律。法国文艺复兴后期思想家 蒙田
90.法律总是蹂躏赤贫者,而阔人们总是支配法律。英国诗人、剧作家、小说家 哥尔斯密
热门名言

1.困难的名言

2.佛语的名言

3.笔的名言

4.快乐的名言

5.感恩节的名言

6.实践的名言

热门经典语录

1.松下幸之助的经典语录

2.南派三叔的经典语录

3.郭沫若的经典语录

4.惠特曼的经典语录

5.林肯的经典语录

6.老子的经典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