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名言

16.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西汉学者 戴圣 《礼记》
17.春风贺喜无言语,排比花枝满杏园。

唐·赵嘏《喜张讽及第》。排比:排列比连。这两句大意是:就连春风也赶来贺喜,它不是用语言,而是用催开满园红杏的方式,让一桂枝、一簇簇怒放的鲜花,表示贺忱。这是庆贺友人春闱告捷,进士及第的诗,这两句以拟人化的手法,用眼前的景物渲染吉庆的气氛,表达自己的祝贺之情,构恩十分新颖。可以借用来表现人们喜迎新春归来或其它发生在春季的喜庆事件。

唐代文学家 赵嘏 《喜张讽及第》
18.象床宝帐无言语,儿此谯周是老臣。

唐·温庭筠《经五丈原》。象床宝帐:祠庙中种龛里的陈设,这里指供在庙中的诸葛亮神象。谯周:蜀汉的大臣,在他怂恿下,蜀后主降魏。这两句大意是:供在祠庙中的诸葛亮已无话可说,从此卑劣的谯周成为后主宠信的老臣了。这是诗人路过五丈原时因怀念诸葛亮而作的。诗人认为,诸葛亮一死。蜀汉国势便江河日下,可供奉在祠庙中的诸葛亮像已无计可施,无言可说了。“老臣”两字,本是杜甫对诸葛亮的称誉:“两朝开济老臣心”(见《蜀相》),是对诸葛亮辅佐刘备开刨蜀汉,辅佐后主巩固政权的概括,而谯周是十卑劣小人,在他怂恿下,后主降魏。诗人暗将谯周误国降魏和诸葛亮匡世扶主作对比,尤其是在谯周名字前面冠以称誉诸葛亮的“老臣”二字,收刊了比痛骂更强烈的艺术敢果。无怪沈德潜说此句“诮之比于痛骂”(《唐诗别裁》)。这种运用反语的写作手法可资借鉴。

唐代诗人 温庭筠 《经五丈原》
19.今日笼中强言语,乞归天外啄含桃。

唐·齐己《放鹦鹉》。强:勉强。含桃:樱桃。这两句大意是:今日在笼中勉强作人的言语,请求放归天边去啄食樱桃。鹦鹉长得好看,且有灵性,善于模仿人语。诗中所描写的是只“笼中”鸟,诗人想象它虽能“言语”,也非得已,它“乞归天外”,希望获得自由。诗作富于想象力,表现了作者同情鹦鹉,向往自由的思想。

唐代僧人诗人 齐己 《放鹦鹉》
20.桃花枝上,啼莺言语,不肯放人归。

宋·曾慥《乐府雅词》言语:莺鸣,指与人说话。不说人流连春光,而言莺语留人,情意甚浓,措词妙甚。

南宋学者 曾慥 《乐府雅词》
21.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明·唐寅《画鸡》。言语:指雄鸡啼鸣。这两句大意是:平生从不肯轻易啼叫,一声长啼千门万户就为之洞开。这是一首题画诗。~两句写雄鸡的精神性格,它平时矜持寡言,从不轻启锐喙,一旦引吭长鸣,就能催朝日,送晓阴,洞开千门万户,唤醒熟睡之人,诗句富有哲理意味。

唐伯虎,明代画家,文学家 唐寅 《画鸡》
22.求之言语之外,而得其所不言之意。

明·方孝儒《医原》要追求言语之外的蕴含,从而得到没有说出来的意趣。

明代文学家 方孝孺 《医原》
23.君子之言寡而实;小人之言多而虚。

汉·刘向《说苑·说丛》。寡:少。这两句大意是:君子的话少而实在,小人的话多面虚夸。判断一个人,不应以他言语的多少为标准,而要看他的话有没有实际意义。高尚的人重实而不重言,往往话少但很实在。品格低下的人重言而不重实,往往夸夸其谈,言多而虚浮。这几句可用于自我品德修养,说明要注重实际而不饰言,也可用于看人论人。

西汉经学家,文学家 刘向 《说苑·说丛》
24.入妙文章本平淡,等闲言语变瑰琦。南宋诗人 戴复古
25.情知言语难传恨,不似琵琶道得真。南宋爱国诗人 陆游
26.眼睛说话的雄辩和真实,胜过于言语。美国数学家 塔克曼
27.言语无法做到的事情,金子可以做到。 爱·沃德
28.言语是人类所使用的最有效果的药方。英国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吉普林
29.自立自重,不可随人脚跟,学人言语。南宋哲学家 陆九渊 《宋元学案》
30.在紧张的行动中间,言语不过是一口冷气。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剧作家,诗人 莎士比亚
热门名言

1.根的名言

2.树的名言

3.青春的名言

4.鼓励的名言

5.义务的名言

6.刻苦学习的名言

热门经典语录

1.芙蓉姐姐的经典语录

2.曾仕强的经典语录

3.笛安的经典语录

4.王尔德的经典语录

5.海塞的经典语录

6.房玄龄的经典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