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常名言

1.贵贱无常。南宋文人 王懋
2.圣人无常师。唐代文学家 韩愈
3.治民无常,唯法为治。

战国·韩非《韩非子·心度》。这两句大意是:治理百姓没有固定不变的方法,只有实行法治才能够把百姓管理好。韩非是先秦法家之集大成者。他主张实行法治,用严刑峻法钳制人民。他的“以法治国”的“法”体现的是国君的意志。他的法治主张有其历史进步意义,也有其历史局限性。但“以法治国”的提法现在仍有借鉴意义,我们可以用人民通过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来治理国家,建立社会主义的新法制。

战国末期哲学家 韩非 《韩非子·心度》
4.天命难知,人道易守。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冯衍传》。天命:天的意志。人道:指社会的人应恪守的行事原则。守:恪守,掌握。这两句大意是:老天的意志难以知晓,不可捉摸;而人世间为人行事应恪守的原则是容易掌握的。这两句的原意是说,人的命运难以预卜先知,而为人行事的准则易于把握;为人臣的只要恪守臣子的本分,不僭越妄求就不会招致灾祸。

南朝宋史学家 范晔 《后汉书·冯衍传》
5.习习谷风,以阴以雨。

《诗经·谷风》。习习:微风声。谷风:东风,或从山谷吹来的风。以阴以雨:等于说为阴为雨。这两句大意是:东风轻轻地吹,天气时阴时雨。《谷风》本是写弃妇的诗,这两句是以风雨起兴,形容丈夫的暴怒。现在人们常以“习习”形容和煦的风声。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诗经》 《诗经·谷风》
6.人无常识,百事难成。英国政治家 哈利法克斯
7.禄无常家,福无家门。西晋文学家 挚虞
8.无常乱之国,无不理之民。

唐·吴兢《贞观政要·公平》魏征上疏。不理:不能治理。这两句大意是:没有永久动乱的国家,也没有不能治理的人民。这两句用于说明治国者如果没有治理好国家,应该在自身寻找主观原因,而不应在百姓身上寻找客观解脱。

唐代史学家 吴兢 《贞观政要·公平》
9.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

春秋·孔子《论语·颜渊》。这两句大意是:爱一个人,便希望他长寿;厌恶起来,恨不得他马上死去。子张问孔于怎样才能辨别迷惑,孔子举例说明时说了这么几句话:“~,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意思是像既要他长寿,又要他短命,这便是迷惑,令人不解。现在常借以形容以个人好恶、个人利益为标准去待人接物,或表现有的人喜怒无常,处事无方。

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 《论语·颜渊》
10.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又称老聃、李耳,我国古代春秋后期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 老子
11.时间反复无常,鼓着翅膀飞逝。古罗马诗人 贺拉斯
12.说是人生无常,却也是人生之常。台湾文学家、诗人、散文家 余光中 《记忆像铁轨一样长》
13.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唐·刘希夷《代悲白头翁》:另见宋之向《有所思》。这两句大意是:洛阳城东盛开一时的桃李花,如今飞来飞去飘落在谁家?诗作咏叹青春易逝,富贵无常,在初唐很受推崇。此二句以桃李花比作红颜女子,感叹青春如桃李花一样,虽艳丽夺目,但转瞬即逝;青春一过,前途更不堪设想,因为她无法安排自己的命运,不能决定自己“飞”到何处。诗句语言浅显,舍意深远,抒情宛转,扣人心弦。用以抒发命运不自主及青春短暂的感伤情绪,十分贴切。

唐代诗人 刘希夷 《代悲白头翁》
14.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

唐·杜甫《秋兴八首》其四。这两句大意是:长安城中,王侯将相的府第都更换了主人,文武官员的衣冠与往时也不相同。《秋兴八首》是杜甫晚年流寓夔州时所作的一组忧国忧民的组诗。这两句写长安动乱不定的情况,抒发丁诗人对国事的忧虑和关切之情。可用以描写政权像走马灯似地更替,或说明世事的变化无常。

唐代诗人 杜甫 《秋兴八首》
15.人情旦暮有翻复,平地倏忽成山谿。

明·刘基《梁甫吟》。倏(shū舒)忽:转眼之间。谿(xī希):同“溪”,指山间的流水。这两句大意是:人情早晚变化不定,反复无常,平地在转眼之间就可以变成山峦和溪谷。刘基处于元末明初,经历了元末的动乱,对于世态的冷暖,人情的反复,有着深切的感触。两句写出了政局世事的变化所引起的人际关系的变化,表现了作者无限感慨之情。

明朝开国功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 刘基 《梁甫吟》
老办法 Copyright (C) 2009-2012 www.laobanf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201398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