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董仲舒《春秋繁露·执贽》。匿(nì逆):隐藏。本句大意是:隐瞒自己疾病的人,得不到好医生治病。再好的医生,总得知道病人的症状,才能诊断病情,对症下药;如果隐瞒自己的疾病,医生不知病情,如何诊断?病人当然也就得不到良好的治疗了。同样的道理,人如果隐瞒自已的缺点错误,别人无从知道,也就得不到中肯的批评和指点,无从改正缺点。本句可用来告诫人们不能讳疾忌医。
西汉哲学家 董仲舒 《春秋繁露·执贽》见宋·苏轼《祭司马君实文》。莠(yǒu有):狗尾草,泛指杂草。这两句大意是:有了杂草就应铲除掉,有了疾病就应赶快治疗。田间有了杂草,必须抓紧锄掉,否则势必影响禾苗的生长;人若有了疾病,应该及时诊治,不可养痈遗患。作者以通俗明白的语言,指出了生活中的两条重要原则。“锄”、“医”两个动词用得很好,虽然作者来说“不锄”、“不医”则会如何,但已意在其中。可以此劝戒人切莫坚持错误,讳疾忌医。
北宋文学家 苏轼 《祭司马君实文》《黄帝内经素问》简称《素问》《素问·至真要大论》诸,众也,在这指”大多”的意思;风,指病而言,风有内风、外风之别;掉,指肢体动摇不安的证候;眩,指头目眩晕,视物旋转的证候;全句意为肢体动摇不定和头目眩晕大多属于肝的病变.
《内经》 《黄帝内经素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