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孔子《论语·先进》。过:过分,办事做过了头。犹:像,如同。不及:赶不上。本句大意是:不及:达不到。事情做得过头,就跟不做是一样,是不合适的。相对性还表现在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定的限度,如果超越了这个限度,就和达不到这个限度一样会导致失败。《荀子·王霸》“过犹不及也,譬之是犹立直木而求其影之枉也”,列宁曾说:真理如果加以夸大,就会荒谬绝伦,说的都是这一道理。可用于对某些容易犯“左”倾毛病者的劝说,或用于告诫好患急性病的人。
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 《论语·先进》唐·白居易《策林》三。这两句大意是:不可轻易发动战争,出兵必须有正当的理由。战争有正义非正义之分。正义战争得到人民的拥护,最终必将取得胜利;非正义战争不得民心,最终必将招致失败。因此不可轻易用兵启衅。玩火自焚。用兵则必师出有名。“师必有名”也作“师出有名”,后世常用以比喻行事要有正当的理由。
唐代诗人 白居易 《策林》宋·苏轼《荐诚禅院五百罗汉记》。这几句大意是:论事容易,想怎么说便怎么说,作起事来便困难了;作事还算容易,完成一件事情则更困难了。这几句是说:论事易,作事难,成事更难。因为论起事来,海阔天空,云天雾地,随便怎么说都无所谓。作起事来,则要脚踏实地,克服种种困难,要考虑得尽量周全完善,以最小的代价,去得到最大的成功,自然要难得多了。要完成一件事,不仅要克服重重阻力,排除种种困难,还必须有毅力,有恒心,坚持到底,才能成功。可以这几句教育青年人知难而进,有恒心,有毅力,去争取最后的成功
北宋文学家 苏轼 《荐诚禅院五百罗汉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