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苏轼《上皇帝书》。吝:吝惜。从善:指听从别人的好意见。如流:像流水从高处流向低处一样,比喻迅速而自然。这两句大意是:改正错误毫不吝惜,听从善言就像水流向低处一样迅速自然。“改过不吝”最早见于《尚书》,“从善如流”出于《左传》。苏轼把这两条古训合而为一,在《上皇帝书》中说:“~,此尧、舜、禹、汤之所勉强而力行,秦汉以来所绝无面仅有”,可见他是作为一项很高的道德修养来提的。“改过”而“不吝”,“从善”而“如流”,确实不易做到。这两句对当今的思想教育仍有积极意义,执政者更可作为借鉴。“从善如流”现已成为成语,形容能很快地接受别人的好意见。
北宋文学家 苏轼 《上皇帝书》明·王守仁《教条示龙场诸生》。这两句大意是;可贵的不在于没有错误,而在于能够改正错误。圣人尚且有过,因此一辈子“无过”是不可能的,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勇于认识错误,改正错误。这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改过”之可贵。可引用以勉励犯了错误的人。
明代文学家 王守仁 《教条示龙场诸生》宋·欧阳修《前光禄寺丞王简言复旧官制》。诱:引导,教诲。这两句大意是:对那些犯有各种错误或罪行的人,应启发他们悔过自新,引导他们走上改恶从善的道路。对于犯有错误,乃至犯有罪行的人应采取什么态度,是一棍子打死,还是引导其改恶从善,悔过自新,这不仅是能否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的问题,而且牵涉到他本人的前途、事业及其家属的处境。欧阳修竭力主张应允许这些犯有各种过失的人悔过自新,不但允许,而且要积极引导,帮助他们树立起重新生活的信心,走上新的道路。可借以说明应主动帮助在生活中跃了跟头、犯有罪行的人重新站起来,继续前进。
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欧阳修 《前光禄寺丞王简言复旧官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