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杜甫《登岳阳楼》。岳阳楼:在今湖南省岳阳市,唐朝开元年间始建,下临洞庭潮,高三层,为游览胜地。吴楚:我国古代吴国和楚国的故地,大约包括现在长江中下游的江、浙、赣、湘西等地。坼(chē彻):分裂开。乾坤:天地。这两句大意是:东南方的吴楚大地被洞庭湖分割成两大块,整个天地像是日夜浮浸在洞庭湖之中。这是我国古代诗歌中描写洞庭湖最有名的句子,表现了洞庭湖浩淼无涯和雄浑博大的气势。可用来描写洞庭湖水,后一句也可用于描写其他的湖泊和海洋。
唐代诗人 杜甫 《登岳阳楼》唐·杜甫《江汉》。江汉:长江汉水。乾坤:指天地。腐儒:迂腐而无用的儒生,这里是作者自指,含有自嘲而兼自负的意思。这两句大意是,我是滞留江汉思归未归之人,也是天地间一个迂腐无用的懦生。这是杜甫离蜀出峡,流寓湖北江陵、公安等地时所作。~两句表现出作者飘泊天涯、北归无望的窘境,也表现了心忧社稷而报国无门的悲观。他以自嘲中含有自负的口吻,倾吐了怀才见弃的郁郁不平之气。
唐代诗人 杜甫 《江汉》清·张照《观海》。一气:指天地万物融为一气。双丸:指日、月映于海中的影子。这两句大意是:天地万物浑涵一气如在大海中漂浮;太阳、月亮倒影海内,似一双弹丸,亘古以来一直浸在水中。前句从空间上写海的博大,后句从时间上写海的永恒。乾坤之大,无所不包,却仍在大海中飘浮;日月之明,无所不照,却如两粒弹丸浸在海内。两句从时空观和对比反衬中写出大海的永恒无极和广大无边,诗的意境开阔宏丽。
清朝大臣 张照 《观海》清·屈大均《通州望海》。乾坤:天地。混茫:原指人类尚未开化时的混沌蒙昧的状态,此处兼有形容水势浩大、茫茫无边之义。这两句大意是:大海浩淼无涯,衔天接地,吞吐日月。日月、天地,皆宇宙间极宏大之物,然大海则对前者“吞吐”之,使后者“自混茫”,可见它的雄奇壮阔。可用来描写大海。
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 屈大均 《通州望海》见唐·杜甫《北征》。乾坤:天地,比喻整个国家。疮痍:创伤。忧虞:忧虑。这两句大意是:整个国家饱受战乱的蹂躏,千孔百疮,破败不堪,我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忧虑什么时候才能结束啊!这两句集中表达了诗人在“安史之乱”发生后痛心祖国山河破碎,深忧民生涂炭的感情,可化用以抒发对战争、动乱给国家、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忧虑、痛惜之情。
唐代诗人 杜甫 《北征》唐·卢照邻《悲人生》。这两句大意是寿命与乾坤共存,名声与日月同辉。可用来表选对有成就的长者的赞美和祝福。
唐代诗人 卢照邻 《悲人生》唐·杜荀鹤《自叙》。宇宙:世间。闲吟客:吟诗作文的闲人。窃禄人:不称职的官吏。两句大意是:我宁可守穷安贫在这宇宙间当一名自由自在的文人.决不窃取俸禄,在世上作一个人不称职的庸吏。~二句上下对仗,一取一舍.泾渭分明,斩截有力,震慑人心,堪称警句。诗句表现出作者清闲自守冰清玉洁的品格。可用以抒发贫贱自安,不作庸俗官吏的情怀。
唐代诗人 杜荀鹤 《自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