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梁·萧绎《金楼子·立言下》。斫(zhuó茁):砍。这两句大意是:削冰做成宝玉,见到太阳一定会融化。斫冰为璧,看上去也是晶莹透剔,耀眼夺目,但它毕竟是冰所为之,一遇阳光,很快就会变成一滩清水。它以巧妙的比喻,说明:一是“斫冰为壁”,白费事功,徒劳无益;二是假的就是假的,隐瞒是不能持久的,就像雪里埋不住死人,终归要败露一样。
南北朝时期梁皇帝 萧绎 《金楼子·立言下》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这两句大意是:古人在学习上不遗余力,少壮时下功夫,到老年才能有成就。此名句原是陆游写给儿子的劝学诗。他要求儿子以占人为榜样,终生追求学问,积累知识。自从陆游诗成为文化遗产在社会上流传之后,此诗便具有了积极的社会意义。两句实际上是利用了中国人祟敬祖先、崇敬古人的心理,以古人治学用志不遗余力为例,说明学习必须专心致志、持之以恒的道理,是古今劝学的常用名句。
南宋爱国诗人 陆游 《冬夜读书示子聿》宋·刘克庄《莺梭》。这两句大意是:洛阳三月的繁花美丽得如同锦绣,不知道这是黄莺费了多少工夫才织成的。作者从黄莺的穿花过柳和宛转啼鸣,联想到织机飞梭的左右传动和机杼的轧轧作响,因而把洛阳百花争妍的美景想象成莺梭织出的锦绣。构思神奇,比喻生动.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艺术情趣,可以启发我们的艺术思维。
南宋诗人、词人 刘克庄 《莺梭》南宋·夏元鼎《绝句》觅:找寻。功夫:即工夫,做事所化费的精力和时间。这两句大意是:把铁鞋都踩破了,也没有找到,现在竟然没费一点儿工夫就得到了。这两句以“踏破铁鞋”来比喻寻求所化费的精力和时间之大之多,然后语意一转,说寻求的目标却在毫不费劲的情况下得到了,这就特别显出获得的偶然和意外。语意前后相衬,在反跌中得到突出,这种写作手法可以学习,也有以“铁”作“芒”,以“功”作“工”的,意思与此相同。这两句也可用来说明机遇的重要。
南宋诗人 夏元鼎 《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