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苏轼《赠刘景文》。擎(qíng晴):向上托举。擎雨盖,指像伞一样可以遮雨的荷叶。这两句大意是:荷叶已经干枯脱落,再没有遮雨的伞盖;菊花也已凋残,但寒风中还挺立着斗风傲霜的菊枝。这两句字面相对,内容相连,属“流水对”。它融写景、咏物、赞人于一体,既写出了秋末冬初荷叶败尽,菊枝犹存的景色。又刻画了菊枝在寒风中傲霜独立的神态,并借物喻人,赞美了好友刘景文的品格与节操。这种写作方法值得学习。这两句可用来描写初冬景色,也可用以赞颂人们在艰难处境中表现出来的坚韧顽强的品格。
北宋文学家 苏轼 《赠刘景文》元·关汉卿《南吕一枝花·不伏老》。这几句比喻自己历尽人世沧桑,经过干锤百炼,形成了十分顽强的性格。作者身处黑暗的元代社会,经过无数次的磨难,深感社会上有那么一种人,把他看成一粒软弱可欺的豌豆,肆意蒸它、煮它、捶它、炒它,妄图把它一口吞进肚里。然而他们没曾料到,作者不是一粒普通的豌豆,而是一粒铜豌豆: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经过那些“厨师”们反复“加工”,这颗铜豌豆不但没有被吞噬,反而变得更加坚硬了。~连用四个叠句.反复渲染,好比众音繁响,而“响当当”三字则一锤定音,两相结合.奏出一曲音韵铿锵.气壮山河的战斗乐章。千古之下读了,犹令人如闻钟磬金鼓之声。此句可用以表现在恶势力的欺压、围攻中坚韧不屈的战斗意志和反抗精神。
元代杂剧作家 关汉卿 《南吕一枝花·不伏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