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 北宋文学家 苏轼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名言解释:

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

这两句大意是:竹林外边,开放着两三枝桃花;鸭儿最先知道一江春水已经变暖,在那里欢畅地戏游。

原作二首是苏轼为画家惠崇所绘《春江晚景》而写的题画诗。画有两幅,第一幅大约是《鸭戏图》,所以诗人有这样的诗句。恵崇的画早已不存,而苏轼的这两首题画诗却千古流传,一直为人们所称道。特别是这两句。清新浅淡,情趣盎然,尤为人们所赏识,成为脍炙人口的名句。后世常引用以表述春天到来,万物欣欣向荣的景象。后一句还常被借用,表达某种生活体验和生活哲理,说明只有深入实际,才能及时体察到事物的发展变化。

更多 苏轼经典语句

1.至言不繁。

宋·苏轼《与孙运勾书》。至言:至理名言。本句大意是:最正确的道理,最精辟的话语,不多而意明。话不在多,而在意明理明,至理名言多言简而意赅。本句可用于强调语言要精要,也可用于称赞精辟简要的语言。

《与孙运勾书》
2.天不容伪。

宋·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虚伪的言行,天道不容。

《潮州韩文公庙碑》
3.人微言轻。

见宋·苏轼《上文侍中论强盗赏钱书》。本句太意是:地位低下的人,言论主张常常不被重视。此名句一针见血地指出在等级社会中,人所起的作用与其所处的地位成正比。地位越高,说话越起作用,甚至奉为金口玉言,金科玉律;地位低下的人即使有真知灼见,也往往不被承认。《后汉书·孟尝传》“身轻言微”与~意同。现多用作自谦之词.表示自己地位低,说话没分量.也可用以反映一种不正常的待人态度。

《上文侍中论强盗赏钱书》
4.心正则笔正。

宋·苏轼《书唐氏六家书后》。心正:指人的思想、品行端正。笔正:指书法纯正。本句大意是:只有思想、品行端正,下笔写字才会书法纯正。“~”本是唐代大书法家柳公权回答穆宗问他为什么善于用笔对说的话,意思是思想纯正,没有邪念,写字就会写得纯正,合乎章法。其实“心正”与“笔正’之间并没有必然的直接联系,但一个人的才识、学问甚至性格、品格等修养,往往能通过书法体现出来。如风流倜傥的人,字也多半写得潇洒飘逸;忠厚淳朴的人,字也大都写得朴实无华。作者云“~”,无非是强调作人要注意思想品德的修养,这是至今我们都应该认真借鉴的。这句可供论述书法艺术中个人品质修养的重要性。

《书唐氏六家书后》
5.用财如粪土。

宋·苏轼《方山子传》。本句大意是:把金钱视为粪土一样,随意挥霍。~与“挥金如土”义略同。可用来形容不看重金钱的人,也可用来批评挥霍浪费的行为。

《方山子传》

更多 关于水的经典语句

1.死水滋生毒素。19世纪英国诗人 威·布莱克
2.饮水者怀其源。南北朝文学家 庚信
3.水是万物之首。 布来基
4.井涸方知水珍贵。英国历史学家 托·富勒
5.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唐·慧能《六祖法宝坛经·行由第一》。这两句大意是:自己直接经过的事,自己体会最深。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有一段著名的论述: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得亲自去变革梨子,这星说的正是这个道理。只有亲自品尝了梨子,才能知道梨子的滋味,如同饮水一般.亲自喝了一口,水热、水冷便了然于心。此二句强调实践、体察的重要性,可用以说明凡事只要亲身经历,优劣取舍自然会一清二楚。

唐代高僧,中国佛教禅宗六祖 慧能 《六祖法宝坛经·行由第一》
老办法 Copyright (C) 2009-2012 www.laobanf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201398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