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汉经学家,文学家 刘向 《战国策·齐策四》
汉·刘向《战国策·齐策四》。
窟:洞穴。这两句大意是:狡猾的兔子有三个藏身的洞穴,只能避免丧命而已。
这是齐国策士冯谖对孟尝君说的话。意思是劝告孟尝君要想巩固自己在齐国的政治地位,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就得有许多安全的退路才行。这两旬句后来形成“狡兔三窟”的成语,用以比喻保障安全的退路越多越好,以便逃避灾祸;也可用于戏称人的住处多,到处都有可安身的地方。
更多 刘向经典语句
得到别人的恩德,要懂得回报与他人。
《说苑·复恩》楚国人丢失弓,拾到的仍是楚国人。比喻自己的东西虽然丢了,拾到它的人并不是外人。汉·刘向《说苑·至公》:“楚共王出猎而遗其弓,左右请求之。共王曰:‘止!楚人遗弓,楚人得之,又何求焉?’”
《说苑·至公》汉·刘向《战国策·齐策四》。本句大意是:缓步而行,当作做车。原文此句所在的一段为:“晚食以当肉,~,无罪以当贵,清净贞正以自虞。”是教育人要知足,不要贪求功名利禄。古代贵族出必乘车,所以用~形容安贫乐道。现在多仅甩其字面的意思,形容在自愿或不得已的情况下,以步行代替坐车。
《战国策·齐策四》汉·刘向《说苑·政理》。小苛:在小事上苛求。本句大意是:想要办大事业的人,不在小事上过多地苛求。此句是谈整体和局部,主流和支流,大业和小事之间的辩证关系。在作者看来,应以整体、主流、大业为重,不应在局部、支节、小事上过多地苛求。可以此句分析大事、小事的关系,劝诫人们着眼于大局。
《说苑·政理》汉·刘向《新序》智士:有才智的人。器:人才。
《新序》更多 关于狡兔三窟的经典语句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回。鹪鹩(jiāoliáo焦辽):一种小鸟,又名“巧妇鸟”。窟:洞穴。这两句大意是:连很小的鹪鹩鸟还有一枝可供栖身,狡滑的兔子也有三个洞穴可以藏身。~说明凡是动物,都有安身立命之处,以此比喻作为社会的人,更应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生活的位置。“狡兔三窟”的成语出自《战国策·齐第四》,现多比喻藏身的地方多,才便于逃避灾祸,多用于贬义。
元末明初小说家,戏曲家 罗贯中 《三国演义》战国·韩非《韩非子·内储说下》。烹(peng砰):煮。这两句大意是兔子死了,再也用不着猎狗,就把猎狗煮吃了;敌国灭亡了,谋臣再也用不着了,就把谋臣害死。历史上不少的君王都是在困难的时期能够与谋臣良将同甘共苦,共成大业;而一旦打下天下,就认为用不着这些人了,反而怕这些人危及自己的统治,于是翻脸诛杀功臣。韩非以生动的比喻,简练的语言概括这一历史现象,真可垂戒千古,为后人鉴。《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有“蜚鸟尽,赶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论衡·定贤》有“高鸟死,良弓戴,狡免得,良犬烹”,和这两句意思相近。
战国末期哲学家 韩非 《韩非子·内储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