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脱经典语录

脱脱简介:元朝末期政治家,军事家

脱脱经典语录

1.治以教化为本。《宋史·萧服传》
2.凡政皆务以利民。《宋史》
3.得土地易,得人心难。

元·脱脱等《朱史·杨茼俸》。两句大意是:攻城掠地,“强力可得,相对来说比较容易,而要得到人心,使人心信服,进而得到人民的拥戴,则很困难。”宋宁宗时,北方金人控制区因闹灾荒,大批人投奔到南宋来,南宋守边官吏拒不接待还射杀他们。杨简针对此事说了选样的话,表现出杨筒重民、爱民的思想。

《朱史·杨茼俸》
4.熟读精思,攻苦食淡。

元·脱脱等《宋史·徐中行传》。精:精深,专一。这两句大意是:反复烂熟地阅读,精深专一地思考,治学不辞艰苦,饮食极其清淡。~是形容徐中行刻苦间读胡瑷所授经术的情景。《宋史·徐中行传》:“(中行)得(胡)瑷所授经,~,夏不扇,冬不炉,夜不安枕者逾年。”读经至于“熟”,深思至于“精”,工夫下得刻苦,生活极为清淡,能作到如此地步,自然能得其要旨,领会其意蕴了。后来人们常以“熟读精思”形容反复阅读和精心思考相结合,以期领会精微要义;用“攻苦食淡”形容刻苦自励,意志坚定。

《宋史·徐中行传》
5.三冗不去,不可为国。

元·脱脱等《宋史·宋祁传》。三冗:指天下有定官而无限员,天下厢军不任战而耗衣食,僧道日益众多而无定数。为国:治理好国家。这两句大意是:不把三种多余的人员去掉,就不能把国家治理好。这是宋祁给宋仁宗赵祯上疏中的两句话。宋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防止分裂割据.以高官厚禄为条件,解除将领及藩镇兵权,从中央到地方,官职虽是一定的,但官员没有限制,吏治混乱;除京师正规军禁军外,各州还招募大量厢军,国家供养了一支庞大而不能作战的军队;不从事生产的和尚、道士也日益增多,不加节制。“三冗”的存在,消耗了国家大量的财政开支,形成了宋代积弱积贫的严重局面。针对这些政治弊端,宋祁提出了罢还僧道,驱散厢军、裁减冗官的主张,以期改变宋朝的孱弱局面。这些卓有见地的政治主张,也可供后世人作为借鉴。

《宋史·宋祁传》
6.励精图治,将有大为。《宋史》
7.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

元·脱脱《宋史·吕端传》。这两句是宋太宗用以评价吕端的话。这种为人处世的态度。至今仍有其积极意义。可用来形容那种不斤斤于琐屑之事,而对重大问题却非常清醒的人。

《宋史·吕端传》
8.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

元·瞪脱·阿鲁囝《朱史·包捶传》。关节:行贿请托。阎罗:梵文“阎魔罗阁”的译音.迷信者以为是主管地狱的神,也称“阎罗王“、“阎王”,此处比喻包拯。这两句大意是:有像阎罗王一样铁面无私的包拯在,靠行贿请托是无济于事的。包拯是宋代有名的刚直不阿的宰相,他执法如山,不徇私情,贵戚宦官都不敢私通关节,当时人们便以“~”来形容包拯的正直清廉。可用来赞颂那种坚决抵制行贿请托等不正之风的领导者。

《朱史·包捶传》
9.诚以待物,物必应以诚。《宋史》
10.“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

元·脱脱等《宋史·岳飞传》载韩世忠语。莫须有:恐怕有.也许有。本句大意是:以“莫须有”为罪名给人判刑,怎么能让天下人心服?《宋史·岳飞传》:“狱之将上也,韩世忠不平。诣桧(秦桧)诘其实。桧曰:‘飞(岳飞)子云(岳云)与张宪书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世忠日:‘~?’”本句斥责了秦桧制造冤狱,诬陷迫害抗金将领岳飞及其子岳云等的丑恶行为。后来人们常用“莫须有”斥责凭空捏造罪名,诬陷好人的卑劣行径。

《宋史·岳飞传》
11.人不率,则不从;身不先,则不信。

元·脱脱等《宋史·宋祁传》。率:率先,表率。这两句大意是:自己如果不做表率,别人就不会跟从,自己如果不事事率先,就不会获得信任。这里强调为师、为将的模范带头作用。前后两十分句,意义相近,析而盲之,在于阐明与强调。“从”与“信”并不来自一个人的地位,只有当你身为剐人先,事事做表率,你才能使人“从”、“信”,才能获得真正的威信。遗些古老格盲所阐述的道理.根能发人深省。

《宋史·宋祁传》
12.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元·脱脱等《朱史·王安石传》引王安石言。这几句大意是:天象的变异不足以害怕,祖宗的成规不足以效法,人们的议论和攻击不足以忧虑。王安石看到北宋当时社会政治的严重弊端,提出了变法革新的政治主张,但是却遭到了保守势力的猛烈攻击。他们鼓吹“天命”论,宣扬天象的变异是时人的惩罚,借口祖宗定下的成规不可更改,煽动人们反对改革。这几句话就是针对这种攻击而言的。王安石表示:自然自有自己变化的规律,天象的变异与人事无关,因而不足害怕,祖宗的成规只适用于祖宗的时代,形势变了,法规也应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变化,不可因循守旧,抱守残缺;他人的议论和攻击不足忧虑,只要坚信自己的主张是正确的,就坚决地干下去。他的话具有反“天命”的唯物主义因索,充满著无所畏惧的斗争精神,显示了政治家的襟怀与风度,对我们今天仍有启发和教育意义。可用于宣传和坚持改革,也可用“天变不足畏”反对迷信和“天命”思想,用“人言不足恤”表示不怕他人的议论,坚持自己的信念和理想。

《朱史·王安石传》
13.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元·脱脱等《宋史·岳飞传》引岳飞语。这几句大意是:文臣不贪图钱财,武臣不顾惜死亡,国家就得到太平了。这几句根据文臣武将各自的职责和各自易犯的弊病作出要求,表现了南宋爱国英雄岳飞在内忧外患、国难当头的时刻,希望政治清明、国家太平的理想。可用来评沦古之文臣武将,也可用来要求今天政府和军队的干部。

《宋史·岳飞传》
14.贤路当广而不当狭,言路当开而不当塞。《宋史》
15.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宋史》
老办法 Copyright (C) 2009-2012 www.laobanf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201398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