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的名言
76.勿轻小事,小隙沈舟;勿轻小物,小虫毒身;勿轻小人,小人贼国。
周·尹喜《关尹子·九药》。轻:轻视。隙:细缝。沈(chén陈)同“沉”。贼:害。这几句大意是:不要轻视小事,一条小细缝就可能导致沉船;不要轻视小事物,小小的毒虫会致人于死命;不要轻视小人,小人会损害国家,招致亡国。这几句以生动的比喻,排比的句式,告诉我们切勿轻视小事。为人处事,应小心谨慎,防微杜渐;与人相交,尤应提防奸佞小人,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用于劝诫,十分恰切。
春秋战国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尹喜 《关尹子·九药》
77.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
宋·司马光《温公文正司马公文集》。这几句大意是:君子贪心就要企慕富贵,不走正路,加速灾祸的到来;小人贪心就会四处钻营,恣意挥霍,导致家败人亡。讲究奢侈,必然会有无休止的欲望,就会不择手段地去攫取,而最后落得身败名裂,家破人亡。这种教训,人人都应记取。教育人们讲廉沽戒贪欲,讲俭朴戒奢侈时可引用此条。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 司马光 《温公文正司马公文集》
78.君子改过,小人饰非;改过终悟,饰非终迷;终悟福至,终迷祸归。北宋哲学家,易学家 邵雍
79.为官择人,不可造次。用一君子则君子皆至;用一小人,则小人竞进矣。西汉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 司马迁 《史记》
80.君子在下位则多谤,在上位则多誉;小人在下位则多誉,在上位则多谤。唐朝文学家 柳宗元
81.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
宋·司马光《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这几句大意是:君子不贪心就不被外物所役使,就可以走直道,小人不贪心就能谨慎处世,节省用度,使罪祸免除,家庭丰裕。司马光是在论述“俭,德之共也”时说这番话时。他认为具有好品德的人都有俭朴的作风,而好的品德正是从俭朴中产生出来的。因为~。可马光所说的道理,已为古今许多事实所证明,今天仍值得人们重视。其中的“寡欲”应指克制过度的欲望,而不是禁欲;“君子”、“小人”之分则不足取。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 司马光 《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
82.当我们从富翁沦为穷光蛋时,困境会告诉我们谁是知己,谁是势利的小人。英国剧作家兼诗人 约·德莱顿 《巴斯妇·她的故事》
83.一个小人物的救助永远是一种伟大的救助,最伟大的因素正是由于他的渺小。美国哲学家和心理学家 威廉·詹姆斯
84.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政治家,军事家 诸葛亮 《出师表》
85.君子于细事未必可观,而才能足以任重;小人虽器量浅狭,而未必无一长可取。南宋哲学家、教育家、诗人 朱熹
86.君子之游世也以德,故不患乎无位;小人之游世也以势利,故患得患失,无所不为。宋代文学家 胡宏
87.旧的历史,带着它的诗、画,与君子小人,必须死!新的历史必须由血里产生出来!中国现代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家,满族 老舍
88.小人其未得也,则忧不得;既已得之,又恐慌失之。是以有终身之忧,无一日之乐。荀况,战国末期思想家 荀子
89.见利向前,见害退后,同功专美于己,同过委罪于人,此小人恒态,而大丈夫之耻行也。 《仕学正则》 《仕学正则》
90.眼睛盯着钱的是商人;眼睛盯着权的是小人。眼睛盯着书的是智人;眼睛盯着德的是君子。清代学者 山阴金先生 《格言联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