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的名言
61.教育是陶冶身心,培养健全的个性,以便能够从容不迫地适应生活中的各种变化。这是从学校和课本知识中所得不到的。主要负担落在母亲的肩上,她必须帮助孩子发展自我克制的能力,加强他们的品行的培养。真正的爱并不是迁就孩子,让他们随心所欲,而是随时约束和教育他们。印度第一位女总理 甘地夫人
62.试想历史怎样在全世界重演,就会感到惊奇。我记得,当我还是密西西比河畔一个小孩的时候,曾发生过类似的事。当地一个乡绅主张停办公立学校,并不会省下什么钱,因为每关闭一所学校,就得多修造一座监狱。这就像用狗尾巴做饲料来喂狗。狗永远肥不了。我看,支持学校比支持监狱强。美国作家 马克·吐温
63.单眼皮呢,确是极大的缺陷,内心的丰富没有充分流露的工具,宛如大陆国没有海港,物产不易出口。进了学校,她才知道单眼皮是日本女人的国徽,因此那个足智多谋、偷天换日的民族建立美容院,除掉身子的长短没法充分改造,“倭奴”的国号只好忍受,此外面部器官无不可以修补,丑的变美,怪物改成妖精。中国现代作家,文学研究家 钱钟书
64.道德教育最简单的要素是“爱”,是儿童对母亲的爱,对人们积极的爱。这种儿童道德教育的基础,应在家庭中奠定。儿童对母亲的爱是从母亲对婴儿的热爱及其满足于身体生长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这一要素,则有待于学校教育。教师对儿童也应当具有父子般的爱,并把学校融化于大家庭之中。瑞士教育家 裴斯泰洛齐
65.孩子们被送进了学校,至少在当时,那总算是一个学校吧。柔弱的幼年一代每天在这里专心致志地苦干上十个钟头,从书本里学些他们所不懂的毫无用处的东西,依靠死记硬背,像鹦鹉学舌似的;因此受完了教育的成绩只有两点,一是永远的头疼,二是念书的本领——念起来流利得很,既不要停下来拼字,也不要换气。美国作家 马克·吐温
66.世上大多数做父母的好像都认为:一定要让自己的儿子和女儿上大学,这是做父母的义务和责任。并且好像都想把自己的子女送到比别人好一点的学校、好一点的大学。这一来,孩子就够呛了。这难道不是父母的虚荣心的表现吗?有时不妨站在被你一个劲儿督促用功的孩子的立场上设身处地为孩子们想想,这样可能会悟出道理。日本棒球选手 王贞治
67.第二天去学校,惟恐天下不知,逢人就说他夺得全国一等奖。这就是初获奖者的不成熟了, 以为有乐就要同事。 孰不知无论你是出了名的“乐”或是有了钱的“乐”,朋友只愿分享你之所以快乐的原动力,比如名和钱。“快乐”归根结底还是要自己享用的。朋友沾不上而翔的名,得不到雨翔的钱,自然体会不到雨翔的快乐,反倒滋生痛苦,背后骂林雨翔这人自私小气,拿了奖还不请客。赛车手、作家、时代周刊全球最具影响力100人 韩寒 《三重门》
68.每当我们家遇到困难时,总是父亲鼓励我们振作精神,不论发生什么事,他总是我们的靠山,他是一个思想豁达的人。关于世事人情他有许多格言和警句。创最喜欢谈论的话题是:人生有起落,每个人处于逆境都要安之若泰。“他得明白,生活中稍不如意的事总是有的”。当我在学校里考试成绩不佳或者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时他总是这样对我说:“没有一些不如意的事做比较,你就不会真正懂得什么是幸福了” 亚科
69.土著们对于衣服、房屋、定时起居、教堂、学校、主日学校、工作以及文明强加在他们头上的其他迫害,都很不习惯,他们如饥似渴地怀念他们那丧失了的故乡和他们从前那种自由的野蛮生活。他们把那个天堂换了这个地狱,现在是悔之晚矣。他们坐在异乡的高崖岩上,思念故乡,一天又一天地含着眼泪,凝神注视着海外,怀着无法消除的渴望,遥望着烟雾迷蒙的地方,那就是他们原先那个天堂的鬼影。他们一个个都伤透了心,全都死掉了。美国作家 马克·吐温
70.感谢财富和政治,本市花了一万七千元造了市政府,但也许一百年内它不会为了生命的智慧贝壳内的真正的肉,花这么多钱。为冬天办文法学校每年募到一百二十五元,这笔钱比市内任何同样数目的捐款都花得更实惠。我们生活在十九世纪,为什么我们不能享受十九世纪的好处?为什么生活必须过得这样褊狭?如果我们要读报纸,为什么不越过波士顿的闲谈,立刻来订一份全世界最好报纸呢?不要从“中立”的报纸去吮吸柔软的食物,也不要在新英格兰吃娇嫩的“橄榄枝”了。19世纪美国作家,哲学家 梭罗
71.二十岁的我,是个刚刚读完财会专业的女生。我不知道十二岁的胡适,背诵抄写的的是《新民说》、《天演论》、《群己权界论》。老师们出的作文題目是“论日本之所由強”和“言论自由”。在采访陈丹青离职事件时,他说“我们的政治考试是反政治的,没有人尊敬这个学科"夜里翻书,才发现我的问题,胡适在一九三○年早就问过:少年的朋友們,请仔细想想:你进学校是为什么?你进一个政党是为什么?革命是为了什么而革命?政府是为了什么而存在?许多年之后,电影导演柏格曼突然想通了自己为什么会那样拥戴希特勒,“我们从来没听过自由这个词,从来没尝过自由的滋味。在一个权威体系里,所有的门,都是关着的。”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记者 柴静
72.因为这女人在解放前就跟陈额结了婚,所以他就合法地拥有了两个老婆。村里有几个赤贫光棍汉,对陈额一人双妻极为不满,曾半是戏说半是认真地要陈额让出一个老婆给他们用。陈额咧着嘴,脸上的表情哭笑难分。陈额的两个老婆起初住在一个院里,后来因为打架,闹得鸡犬不宁,经袁脸同意,将小婆安置在学校旁边的两间厢房里。学校的房子原来是陈额家的烧酒作坊,那两间厢房也是他家的房产。陈额与两个女人达成了协议,两边轮换着住。黄毛女人从哈尔滨抱回来那条狗,被村里的土狗欺负死了。艾莲挺着大肚子葬狗不久后,生了陈鼻,所以有人说陈鼻是那条斑点狗投胎转世。他嗅觉灵敏,也许与此有关吧。那时候我姑姑已经去县城学习了新法接生,成为乡里的专职接生员。那是1953年。2012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作家 莫言 《蛙》
73.公社党委书记秦山亲自发表广播讲话。他说计划生育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社直各部门、各大队必须高度重视,符合男扎条件的干部、党员要带头先扎,给群众做好表率。秦山突然变化了腔调,用聊家常的口吻说,同志们,譬如说我吧,老婆已经因病做了子宫切除手术,但为了打消群众对男扎的恐惧,我决定,明天上午就去卫生院结扎。秦书记在讲话中,还要求共青团、妇联、学校积极配合,大力宣传,掀起一个轰轰烈烈的“男扎”高潮。就像历次运动一样,我们学校最有文才的薛老师编出了快板诗,我们用最快的速度背熟,然后四个一组,每人手持一个用纸壳或铁皮卷成的喇叭筒子,爬到房顶上,树梢上,大声喊叫:社员同志不要慌,社员同志不要忙。男扎手术很简单,绝对不是骟牛羊。小小刀口半寸长,十五分钟下病床。不出血,不流汗,当天就能把活干……2012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作家 莫言 《蛙》
74.你晓得万灵节是什么日子吗?这是从前死去的人的日子。小孩在这天,应该纪念已死的人,——特别应纪念为小孩而死的人。从前死过的人有多少?又,即如今天,有多少人正在将死?你曾把这想到过吗?不知道有多少做父亲的在劳苦之中失了生命呢?不知道有多少做母亲的为了养育小孩,辛苦伤身,非命地早入地下呢?因不忍见自己小孩的陷于不幸,绝望了自杀的男子,不知有多少?因失去了自己的小孩,投水悲痛,发狂而死的女人,不知道有多少?安利柯啊!你今天应该想想这许多死去的人啊!你要想想:有许多先生因为大爱学生,在学校里劳作过度,年纪未老,就别了学生们而死去!你要想想:有许多医生为了要医治小孩们的病,自己传染了而死去!你要想想:在难船、饥荒、火灾及其他非常危险的时候,有许多人是将最后的一口面包,最后的安全场所,最后从火灾中逃身的绳梯,让给了幼稚的小灵魂,自己却满足于牺牲而从容地瞑目了!意大利作家 亚米契斯 《爱的教育》
75.我想到以前我的一个语文老师——是女的——她刚从师大毕业,是我们学校最年轻的一个老师,她给我的印象很深,记得上第一节课时她说不鼓励我们看语文书,然后给我们讲高晓松——那个制作校园歌曲的。她第一节课给我们唱了《青春无悔》,说我们不要满足于考试之内的死的没用的东西、要在考试外充实自己,这样才能青春无悔。然后她推荐给我们惠特曼的书,小林多喜二的书,还有一本讲知识经济的,还有《数字化生存》,嗯——很多书,还带我们去图书馆。不过后来她调走了,因为我们班的语文在全年级里是最后一名,能力很高,成绩很差。后来校长说她不适宜于教师工作,教育手段与现在的素质教育不符,放纵学生不吃透课本,体会什么段意中心。后来她走的时候都委屈得哭了,说教育真的不行了,然后再给我们唱《青春无悔》。其实现在中国教育不好完全不是老师和学校的问题,是体制的问题。到现在我一听到《青春无悔》就会想起那位老师,真的。赛车手、作家、时代周刊全球最具影响力100人 韩寒 《三重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