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晋·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其一重(chōng虫):再。这两句大意是:年富力强的阶段一旦过去,就再也不会重来一次;早晨这段宝贵的时间,无论如何不会在当日再次重复。此句采用直言其事的手法阐述切莫蹉跎岁月的道理。“不重来”、“难再晨”直言相劝,试图通过最直接、最坦率的方式给人以警示,使人及时自勉,奋发努力,有所作为。这种表现手法,不仅使文风显得简洁、自然,而且给人以坦诚相见的强烈印象,反而比刻意雕琢修饰更能收到劝诫的效果。
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 陶渊明 《杂诗十二首》春秋·管仲《管子·法法》。举:选拔。殆(dài代):危险。索:寻求。能:能干的人。使:使用。这几句大意是:闻知有道德的人不予荐举,听说有善良豹人不去寻求,见到有才能的人不予使用,那是很危险的。治理国家需要人才,人才是国家最宝贵的财富。如对涌现出来的人才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不礼贤,不重才,麻木不仁,浑浑噩噩,长此以往,国家就危险了。这几句用于说明对有德有才的人应该敏感,闻而选援,见而使用。
春秋时期政治家,史称管子 管仲 《管子·法法》战国·孟轲《孟子·滕文公上》。敏:同。“序”。这几句大意是,父子之间有骨内之亲,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夫妻之间有男女之别.老少之间有尊卑之序.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讲的是封建社会的人际关系和行为准则.用以维系封建的社会秩序,现在人们谈封建社会的人际关系时,还常常引这几旬概括而又典型的话。
孟轲,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 孟子 《孟子·滕文公上》见唐·刘禹锡《唐故相国赠司空令狐公集记》。清俭:清廉俭约。律:约束。恩信:宽厚诚信。夷坦:公平坦荡。去:消除。群疑:公众的猜疑。礼让:礼貌谦让。汰:删去.惨急:严酷峻急。这几句大意是:以清廉俭约的标准自己约束自己,以宽厚诚信的态度对待别人,以公正坦荡的胸怀去消除大家的猜疑,以礼貌谦让的作风去替代严酷峻急的行为。本名句可供论述培养优良的个人道德品质时引用,也可用以称赞某些清白、谦逊、仁厚、公正的人。
唐代文学家 刘禹锡 《唐故相国赠司空令狐公集记》明·洪应明《菜根谭》当发现别人在欺骗自己时,不要在言语里表现出来自己的聪明;当受到别人的侮辱时,也不要在表情上表露自己的愤怒.这里有无穷的意蕴,也含有一生受用不尽的奥妙.
洪自诚 明朝道人 洪应明 《菜根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