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张孝祥《蝶恋花》[烂烂明霞]。烂烂:光明的样子。艳艳:鲜艳的样子。这几句大意是:晚霞灿烂,夕阳火红,映得轻云鲜艳如画,一轮初升的明月,刚刚吐出清辉。傍晚时分,天上景物宛如画图。可用来描写日暮时天空的美景。
南宋词人,书法家 张孝祥 《蝶恋花》唐·李白《静夜思》。这几句大意是:床前洒满了皎洁的月光,怀疑是地上铺满了秋霜。举头望天,一轮明月高悬长空;低头沉思。无限乡愁涌进心房。这首脍炙人口的小诗,单纯自然,明白如话,它是那样容易理解.却又令人体味无穷。它只有二十个字,而含蓄的意境却容纳得下千百万人各种思乡之情。它似乎脱口成吟而不是有意作诗,却又那样凝炼概括,浑然天成。望月思乡的古代诗歌多得不可胜数,它却在无数望月思乡的诗歌中独放异彩,广为传诵,成为我国古诗中知名度最高的名篇。所以能够如此,除李白有惊人的才华和高度的艺术修养外,还由于诗人情真意真有一颗返朴归真的诗心。写月光、写望月、写思乡都可直接引用。
唐代诗人 李白 《静夜思》唐·杜牧《长安夜月》。重(chóng虫)城:唐都长安有内城、外城,合称重城。这几句大意是:清冷的月光在宁静的夜晚垂临大地,皓洁的光彩洒满内城外城,万国都分享月华的照耀,谁家没有这朗月的光明?以“万国尽分照”形容朗月普照,再以“谁家无此明”的反问句式进一步突出月光无处不在的特点,笔势雄浑。可用来描写月光普照,也可以引申其义,歌颂泽被千家万户的光明事物或伟人。
唐代诗人 杜牧 《长安夜月》明·袁中道《夜泉》。这几句大意是:明月将山照白了,鸟儿误认为天亮而啼鸣起来;月光洒在山石上,寒气像要凝结为白霜;泉水经月光照耀,像一溪流动着的白雪。这是一首咏月小诗。用鸟的错觉,人的错觉和生动的比喻,写月下山泉清冷洁白之美,表现出作者高雅的审美情趣。
明代文学家 袁中道 《夜泉》唐·徐夤(yín银)《追和白舍人咏白牡丹》。素练:洁白的熟绢。琼葩(pā趴):似玉的花朵。薰:花草的芳香,此处用作动词,散发芳香。白龙香:薰香名。楚女:指巫山神女,自言“旦为朝云,暮为行雨”(见宋玉《高唐赋序》)。姮(héng横)娥:即嫦娥。这几句大意是:白牡丹蓓蕾初绽,像是一个缓缓张开的素练囊,洁白如玉的花朵散发出白龙香似的芬芳,好像裁开了巫山神女片片朝云,又似剪破了月中嫦娥的缕缕清光。写白牡丹而以“素练囊”、“白龙香”为喻,可谓新奇;“楚女”“姮蛾”的联想,也出人意外;“云片”可裁,“月光”可剪,尤为妙语,可用来描写白牡丹的形、神、色、香。
唐代诗人 徐夤 《追和白舍人咏白牡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