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程颢、程颐《二程粹言·论学篇》说话不一定要多么有文采,重要的是要措辞恰当,如果措辞恰当就说明你这个人是有文化的
宋代教育家 程颢、程颐 《二程粹言·论学篇》见宋·苏轼《策略第一》。有意:有需要表达的意思。至言:最充实的话。这几句大意是:有需要表达的意思就说,意思表达完毕就停止,这样的话是天下最充实的话。说话要有内容,有多少内容就说多少话;不可内容极少,却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空话连篇,浪费自己的时间,也浪费别人的时间。这几句多用于表示说话要有意义,不可夸夸而谈,言不及义。
北宋文学家 苏轼 《策略第一》汉·班固《汉书·枚乘传》。莫若:不如。这几句大意是:想要叫人不听见,不如干脆不说;想要叫人不知道,不如干脆不作。俗话说;“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路旁说话,草里有人”,若想叫人听不见,最好是不说,作事也是如此;所以,亏心之事不作,无根据之言不说,自以为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其实只要一说、一作,就可能成为公开的秘密,路人皆知。“附耳之语,流闻千里”(《文子·微明》)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东汉历史学家 班固 《汉书·枚乘传》春秋·邓析子《邓析子·转辞篇》。声:指言,即说出口的话。非:不对。驷马:同驾一辆车的四匹马或四匹马拉的车。这几句大意是:一句话说得不对,四匹马也不能挽回;一句话急于出口,四匹马也追赶不上。驷马言速度之快,力量之大,然而却追不上、挽不回一句话。这几句比喻话已出口,便无法收回,如果说错了,就挽救不及。《论语·颜渊》篇的“驷不及舌”,元人李寿卿的“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皆同此意。可用于说明说话要慎重。
春秋思想家 邓析子 《邓析子·转辞篇》《诗经·抑》。圭(guī归):玉器。玷(diàn电):玉上的斑点,比喻缺点,错误。斯:这。不可为:没有办法处理。这几句大意是:白圭有了斑点,还可以磨掉;(国君)说话出现了错误,就没有办法补救。一语出口,如泼水之不可收,出现了错误难以补救,所以古人有“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之说。~几句本是周朝贵族要求周厉王慎言谨语而提出的劝告,现可用以说明说话要经过认真思考,不可掉以轻心,漫不在意。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诗经》 《诗经·抑》